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涧香霞影绕楼台,捲箔凭阑耳目开。况从旌旗近鸾凤,可怜谈笑出尘埃。
火云不入长松径,露茗何须白玉杯。谁道迎仙仙不至,今朝还有谢公来。
斯文天未椓,世复有斯人。缥帙磨铅旧,泥封染墨新。
词华班马富,道术鲁邹醇。满腹经纶愿,逢时气益振。
绿水湾头,青山叠处,有个人家。藤梢橘刺,秃干矗槎枒。
烂熳田庄风味,篱穿笋、砌吐秃花。谁相饷,隔墙浊酒,过雨新茶。
溪口路三叉。门半掩、小桥流水栖鸦。芋区鸡栅,零乱向风斜。
处处村箫社鼓,丛祠畔、丝管咿哑。君休去,鲚鱼大上,园韭才芽。
相逢同著软红尘,谁认前身与后身。我信西来本无佛,茅庵还坐苦吟人。
阅世风烟老岁寒,为攀嘉树感无端。清芬的的君能诵,底补笙诗咏采兰。
秋色天风万里来,芙蓉千仞郁崔嵬。君王傥问金茎事,愿献仙人露一杯。
执热昏昏待得秋,真如枯涸愿清流。眼明今夜能看客,肺好明朝共出游。
遂有微凉生几上,忽惊虚籁落檐头。草堂早晚堪乘兴,升斗烦公为力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