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雨坼池莲,霜彫岩桂,愁饯临去秋光。城南漫兴,步屧趁林塘。
叹息人家兵后,莓苔遍、废井颓墙。溪桥畔,柴门半掩,篱落未全荒。
烟庄。经几处,娇红淡粉,压叠成行。恨花繁境窄,姿态难详。
最后一园差胜,轩棂外、乱石疏廊。西风劲、催将菊瘦,馀力袅衰杨。
金裁宝胜翻珠髻,云染华笺贴绣楣。庭户春归何所觉,暖风吹雪下琼枝。
洗妆真态,不在铅华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竹日暮。
黄昏小院,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销魂处。结子欲黄时,又须著、廉纤细雨。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销瘦却,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