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酒到醺酣处,花当烂漫时。醺酣归酩酊,烂漫入离披。
寒日传佳节,联镳出近坰。预忧宾骑散,欲驻日车停。
坐上人颓玉,灯前酒尽瓶。但知修故事,三日不能醒。
生世各有时,出处非偶然。渊明赋归来,佳处未易言。
后人多慕之,效颦惑蚩妍。终然不能去,俛仰尘埃间。
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青松卓然操,黄华霜中鲜。
弃官亦易耳,忍穷北窗眠。抚卷三叹息,世久无此贤。
昨日去,今日来,明日忽忽复相催。百川赴海何时回,思之竟不令人哀。
传闻三神山,海水青如苔,五云零乱开楼台。中有长生不死药,仙人青发红玉腮。
此事不许人间有,篯铿古人骨亦朽。骨亦朽,劝君酒,长使金杯在君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