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故州

垒石为山伴野夫,自收灵药读仙书。
如今身是他州客,每见青山忆旧居。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猜你喜欢

元鼎元年东有兵,未央催班不待明。龙骧虎步拥旄出,蚁蚁部曲随鸣钲。

三千珠履皆上客,囊中有锥谁为发。莫歌雌兔眼迷离,长城可倚知在谁。

千羊不如一狐腋,草底寒虫漫啾唧。两口四目未必智,天下奇才余星坠。

舟中指可掬,冀北马群空。漆身吞炭为国士,射足接处谋已同。

义感丹诚虹贯日,坛上成功方顷刻。纵有明珠千丈长,安能保得头常黑。

古道今不见,今交非古情。
交情亦何难,难逢双目明。
青松生青山,真节莫与并。
植之廛郭旁,流俗多所轻。
远道岂易行,出门悔吝生。
君看天上云,何心更营营。
勿言贫未安,安贫存令名。
金节照南国,画戟壮陪都。严谯鼓角霜晓,雄胜压全吴。葱茜采香古径,缥缈折梅新奏,春事早关渠。谁识使君意,行乐与民俱。
披绣幌,薰宝篆,引琼酥。黄堂当暇,宾幕谈笑足欢娱。看取十行丹诏,遥指五云深处,归路接亨衢。玉佩映鸳缀,不老奉轩虞。
淮水原同泗水流,东家便是孔家丘。
千年源委诗书泽,一日风雷变化秋。
劫不能向移突兀,子衿正合勉藏修。
相魁自昔称吴蔡,衣钵相传未肯休。
湘江贯地维,衡岳生人杰。谁遣益州星,暂伴峨眉月。初度庆今朝,绣斧双龙节。为国罩嘉鱼。趣观黄金阙。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
去国一舟轻似叶,高名千古重於山。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

素发被两鬓,吾宗老散仙。因君忆令弟,怅望白杨阡。

刀笔人皆贱,遗文世孰传?相逢须痛饮,幸有酒如泉。

朝为山上云,暮为川上雨。变化在君心,然疑不得语。

今日为牛女,明日为参商。参商不相待,安知秋夜长。

素心一何愚,自谓与众殊。所贱菅与蒯,所贵玉与珠。

白石何累累,流水何潺潺。水流石不转,人情中道还。

联桂坊前君故里,匆匆车过不曾知。逢人相问凭相谢,正是南关大雪时。

朱明在离。日长至。候气而动。徵为事。六乐成文。从之备。

千载江滨季子宫,联镳款谒骤西风。清名长逐秋潮壮,遗迹应随夕照空。

管领物华输酒圣,平章古意属诗翁。想君岸帻风尘表,笑我埋头雁鹜中。

暝色亘苍烟,鸣榔去未已。逝鸟没无踪,前途尚几里。

四顾但溟濛,那复辨洲沚。却望三星垂,惨淡白在水。

客行涉江湖,性命委舟子。夜深鼋鼍宫,岂无波浪起。

篷背闻高歌,和者在柁尾。危肠聊暂宽,中宵屡忧喜。

池头一雨送新凉,小坐茅亭月近床。
和得《竹枝》三百首,西风无雁寄潇湘。

吾慕鲁仲连,东海著高节。吾慕黄绮辈,商山标遗烈。

人生贵适志,皎皎非高洁。出世忌太淡,入世忌太热。

膏明终见煎,草劲还遭折。所以古圣贤,保身守明哲。

不违性所安,不求世所悦。亦隘亦不恭,庶以藏吾拙。

閒池草色青,蝌蚪自滋生。
尚觉窥天小,何因妒月明。
通宵成乐部,过雨杂棋声。
静者心无役,从君取意鸣。

口觜不中祥老子,爱向丛林鼓是非。分付雪峰山首座,为吾痛骂莫饶伊。

地僻秋深戎马閒,一尊随处且开颜。
谁思铜雀埋黄土,但忆金人出汉关。
六合茫茫天共远,五湖杳杳雁飞还。
中年陶写无丝竹,王谢风流莫强攀。

狂甚诗人,小令长谣,偶亦为之。或灯红酒畔,填亦旧恨,月明楼上,寄与相思。

犀管争拈,蛮笺竞写,珍重群公绝妙词。焚香坐,将冰弦细谱,可协琴徽。

千篇锦烂花霏。念白雪、由来和者稀。况毫枯墨涩,臣才已尽,行僵立踬,我数尤奇。

共说当年,吾亲健日,酒溢欢场百韵飞。今重省,感遗文在笥,泪落封题。

银波湛碧,遥泛仙槎早。婺宿荧煌瑞云晓。庆芳传丹桂,欢动连枝,称寿处,一簇蓬莱翠窈。
步虚声宛转,清彻瑶坛,疑是钧霄凤音渺。正金姥、礼虚皇,天阶净,凉入绡衣风褭。想金书、秘字赐长生,进九酝霞卮,练颜长好。

中丞当代振词源,吊古凭将风雅论。自昔唐衢惟解哭,只今宋玉与招魂。

人归黄土三生石,时过清明一酒樽。更辟桃花旧兰若,钟声敲月伴黄昏。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