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论语》初来文尚古,《华严私记》字无讹。老僧多事工饶舌,假字流传伊吕波。
遥贤故怀益,密哲重应钦。四海三数君,垂眷后先深。
年位非所限,存没或殊今。渊渊玄酒味,粲粲瑶华音。
怀哉以拜嘉,毕世铭卑襟。
昌黎千载士,虎踞白玉堂。毛锥三寸夺造化,抉剔海岳无晶光。
此事古来鬼神忌,真宰泣诉令投荒。顷刻花,逡巡酒,蓝关雪花大于斗。
冰衬马蹄冻欲僵,等閒笑破山人口。驱烟雾,御氤氲。
仙耶非耶且勿论,静里悠悠谁似君。
秋阴深处阁钟声,幽径人来鸟解迎。书访古台荒草合,珠明小沼夕阳晴。
多红树新添醉,如此青山好隐名。游倦欲投萧寺宿,白云留我坐三更。
红蕖十里晓风凉,露滴侬家翠袖香。桥畔盈盈双髻女,隔溪相唤渡横塘。
江水迎潮日夜东,江南江北对春风。一闻高迹天边去,空有名山夕照中。
百国盟书新就我,千秋逸事更烦公。重来白下知无意,莫使交游好会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