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公序亦爱亭二首 其二

老蔓牵檐角,青芜点石棱。风生长柄麈,花落短檠灯。

危坐才容膝,攲眠但曲肱。胸中九云梦,芥蒂亦何曾。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猜你喜欢
烦君临问我何堪,剩欲从君十日谈。
老退不应称敏捷,颜苍宁复借红酣。
世间公器毋多取,句里宗风郤饱参。
陋巷远孙还好学,未容光禄擅东南。
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谁偏管领。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
南山依旧翠倚,采花无限思,西风吹醒。万蕊金寒,三秋梦好,曾记餐英清咏。斓斑泪沁。怕节去蜂愁,雨荒烟暝。明日重阳,为谁簪短鬓。
不悮牵朱丝。
三署来相寻。

斗柄春来又几旋,昨宵今夕倍堪怜。一年那得灯重满,五夜何曾月再圆!

星汉依稀火树里,风光次第杏花前。上元别是佳游节,选胜还疑小有天。

借却今朝补昨旬,历书新纪祝融神。金乌落尽无晴日,蜀魄啼衰有恨身。

星火尚传羲叔宅,箫韶曾是帝虞巡。从他节序相流易,四百罗浮只自春。

撤茅易瓦利无穷,盍种甘棠比召公。
大手断碑何处觅,典型犹见此堂中。

大栎萧森江上村,杖藜寻尔辟疆园。瓜山文藻风流在,金马何论更避諠。

西溪渺何许,乃在杨林阿。杨林古名族,乐安世其家。

家住溪水曲,林木相交加。地僻网罟绝,溪邃游鱼多。

濈濈聚弱藻,洋洋戏新荷。逆水微波生,仰沫细雨斜。

跳跃自有适,出没静不哗。杨族有名士,考业咀英华。

爱此鱼性乐,契彼道味嘉。乃知天机妙,万象皆森罗。

却鄙中散慢,宁效濠梁誇。缅怀旱麓诗,载赋西溪歌。

永言继真躅,胜景垂无涯。

手把琼钗叩绿筠,一声凄调激芳唇。萧郎半月无归耗,便似回文织恨人。

尸碧岩,谤乳窦,击高庵,据瓯阜,此皆人所议论不到。

说甚么减灶法无文印,尽情约下置而勿论。或曰毁誉不在乎两端之间,䖃苴翁别有长处。

文学无贵贱,师弟有因缘。当公领解日,我始双鬌悬。

公名丽中外,孺子心已笺。时从乡先达,一问庆历贤。

有如泥忆云,何人识肫颛。旌花照黔服,草木增华鲜。

下士悬势分,呼来侍之前。吕医受薰浴,始见韩门全。

手赠研经书,谓我能终篇。念自束发来,抱遗望古先。

意薄言鹦鹉,力遂忘其孱。我朝盛明经,诸老起接肩。

阎胡奋前茅,江载持中权。六经有实义,大师非汉遍。

皇皇一代学,足破诸子禅。何言毋歛生,得淑洨长传。

千金学屠龙,用志良亦专。但恐岁月逝,芜秽愁方荃。

因公庶有就,不致中道捐。又苦念穷蹇,力削此肿卷。

白袍五千士,讵少万选钱。已分枭悬投,竟呼鱼与牵。

居然如巨鳌,赑屃承群仙。钩楹预礼礼,清簧间朱弦。

国家作人意,寓此宾之筵。今日所厚醴,异时待敷宣。

岂其以筐篚,慰尔穷青毡。念此自惭顾,中心如沸煎。

未举怨时命,实成人舍旃。一朝落人穫,依然骄莠田。

不独羞世上,仰岂无惧焉。科目正难称,炊沙何足饘。

惟山见五岳,惟水观九川。尘滴乞沾丐,期无负当年。

陋巷柴门掩寂寥,一窗风雨晚萧萧。清秋渐冷尤宜懒,閒日苦长无处消。

乌几青筇扶病弱,素琴黄卷伴逍遥。交朋南北音书隔,虽有芳樽谁可招。

裹空蒙、冻云如墨,匆匆人在南浦。灞桥蹇步驮愁去,递与快帆轻橹。

堪恨处。正短烛烧残,未刻西窗句。荒林断莽。便闲了门前,近人鸥鸟,此意向谁语。

行藏事,尽道日天也悟。流萍忽散还聚。玉缸春涨葡萄绿,准拟千觞飞羽。

君听取。怕越客灯宵,留滞吴箫鼓。江村夜午。来共倚寒梅,吹香弄影,璧月照琪树。

仙家无夏亦无秋,红日清克满翠楼。
况有碧霄归路稳,可能同驾五云游。
入门松作径,步步接秋阴。
山带孤城起,云归古殿深。
隔池闻鹤唳,倚树看僧吟。
笑指煎茶处,青烟出竹林。
此公得道处,山骨何其清。
草木日与习,毛羽自然生。

喔喔晨鸡唤梦醒,窗衔好月壁衔灯。宦情嚼蜡淡无味,世路登天吁可憎。

十载飘零都是客,一廛寂寞静于僧。调羹事业无劳说,深谢诸公愧不能。

水中月影还是影,天上一真影万川。
水里月影人共识,一真谁复见先天。

秋雨复秋风,萧然来丈室。予亦善病人,怜尔维摩诘。

  某顿首师鲁十二兄书记。前在京师相别时,约使人如河上,既受命,便遣白头奴出城,而还言不见舟矣。其夕,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临行,台吏催苛百端,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使人惶迫不知所为。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沿汴绝淮,泛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在路无附书处,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

  及来此问荆人,云去郢止两程,方喜得作书以奉问。又见家兄,言有人见师鲁过襄州,计今在郢久矣。师鲁欢戚不问可知,所渴欲问者,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

  修行虽久,然江湖皆昔所游,往往有亲旧留连,又不遇恶风水,老母用术者言,果以此行为幸。又闻夷陵有米、面、鱼,如京洛,又有梨、栗、橘、柚、大笋、茶荈,皆可饮食,益相喜贺。昨日因参转运,作庭趋,始觉身是县令矣,其余皆如昔时。

  师鲁简中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非他,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当与高书时,盖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之,非以朋友待之也,其所为何足惊骇?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此皆不知修心也。师鲁又云非忘亲,此又非也。得罪虽死,不为忘亲,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世间,相师成风。忽见吾辈作此事,下至灶间老婢,亦相惊怪,交口议之。不知此事古人日日有也,但问所言当否而已。又有深相赏叹者,此亦是不惯见事人也。可嗟世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往时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死不失义,则趋而就之,与几席枕藉之无异。有义君子在傍,见有就死,知其当然,亦不甚叹赏也。史册所以书之者,盖特欲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幸今世用刑至仁慈,无此物,使有而一人就之,不知作何等怪骇也。然吾辈亦自当绝口,不可及前事也。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此事不须言,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言,要知修处之如何,故略道也。

  安道与予在楚州,谈祸福事甚详,安道亦以为然。俟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又常与安道言,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师鲁察修此语,则处之之心又可知矣。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然或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故师鲁相别,自言益慎职,无饮酒,此事修今亦遵此语。咽喉自出京愈矣,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夷陵有一路,只数日可至郢,白头奴足以往来。秋寒矣,千万保重。不宣。修顿首。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