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一别长杨脱锦绦,秋风閒立气偏豪。纷纷野雀休惊啅,自向山林惜羽毛。
寂寥小阁黄昏暮。依依恍若天涯过。窗外月光寒。映窗书几删。
话长嫌漏促。香烬应须续。几种可伤心。诉君君细听。
蒲海沿边郡,峥嵘磴道盘。河冰连地结,岭雪极天寒。
属国秋持节,将军老据鞍。西戌今底定,何事剪楼兰。
周家十圜鼓,散落陈仓野。犹有夏驾石,盘盘驾之下。
秦鞭血山骨,吴猎焦野火。夏鼓建不拔,石鸣知者寡。
父老惧谶言,山空石长哑。
六朝旧迹作新游,王谢千年风尚流。但使时能开晋宋,只缘道不本轲丘。
昏昏赤县神州地,渺渺白蘋红蓼洲。谁道天分南北限,人分南北至今愁。
石留石留,流水滔滔,逝者如斯夫。岁不我与,一滔滔徂。
五十无闻,与异物俱。少不努力,徒衰老而唏吁。嗟彼舜蹠,厥初匪殊。
尚慎旃哉,勿迷厥途。
君于荣利已恬然,此治韩城属荐贤。惠政即随春共煦,道心常与月同圆。
门疏俗客禅诠远,亭掩修篁定力坚。思退几人曾上籍,可容名记托新篇。
湖洞露鼋头,日出曝鼋背。龟鼍或傍石,时时觅同类。
梧桐移月影移扉,银汉迢迢夜漏稀。古驿三更人未卧,碧天一字雁初归。
病躯不为闲愁瘦,诗橐偏因秋色肥。白发萧萧过半世,恍如蝶梦恋花飞。
五月边庭暑气无,重重烟树影模糊。沙洲风偃息鸡草,略约桥通昌马湖。
红日三竿城阙晓,青天一握雪山孤。从今重见中原景,甘向汾源友钓徒。
愧非磊落青云士,快读缠绵白雪歌。遥想登楼吟眺处,乡心应较月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