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处全(1134-1189)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绛蜡高烧照别离,乌衣换毕出门时。小时怜母今怜婿,宛转双头绾色丝。
厌见鱼龙舞,愁从蛱蝶翩。笙歌归篥管,云幕掩鞦韆。
虽遇良宵景,应知乐事偏。张鳌谁共赏,立马自相传。
万户销星彩,千门避火延。斋场临瓦砾,法鼓竞喧阗。
碧落方虚冷,勾芒或徙迁。人间俱寂寞,羁馆合沉绵。
难贳烘春酒,兼无买月钱。不须灯久照,翻畏影侵眠。
梦入华胥远,神依疑阙旋。忽疑开九阖,犹许揖群仙。
长跽为天问,支颐令我还。惊魂回枕上,风雨正潇然。
海棠吹雪送馀寒,日日风沙怯倚栏。客舍梦过三月暮,帝城花负十年看。
遣春如此宁无恨,纵酒何人惜未残。却枉尺书诗句好,写愁犹得暂愁宽。
杭睦相望水隔山,刘郎诗债未能还。耐官到底无清浊,造物从来有剩悭。
上清真人天上来,云收雾敛天门开。手持玺书归故里,琼琚玉佩相追陪。
堂上老仙千岁寿,喜儿归来酌春酒。帝命建尔于上公,老仙拜前儿拜后。
古来子贵父母荣,今见恩荣萃一门。紫衣玉带照华发,金冠瑶简明朝暾。
人间五福谁能备,岁晚寒香满天地。真人妙行我所知,曾是玉皇香案吏。
晓出文州门,幽景恣清玩。鱼鸟无嫌猜,花竹缛烂灿。
行来矾曲东,危境耳目换。山势惊嶙嶒,江流俯瀰漫。
嵚岑孤径垂,欹窄不容䡬。小舆费挽曳,长绳虑中断。
移趾膝拄胸,束缚衣过骭。夹磴百层萝,挺霄千尺干。
魄动怯虚崖,力穷羡飞翰。直上艰萦盘,厥下杳涯岸。
独憩苔石颠,坐久心愈惮。吁嗟日将晡,峨峨始及半。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 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