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尘几何时,猿鹤共悲怨。岂知朱墨暇,乃适山水愿。
兹晨秋令初,休沐谨邦宪。佳宾忽四来,英僚亦三劝。
驾言北郭门,谢此旟隼建。散目山崔嵬,纵辔路脩蔓。
凭栏快倒峡,跻壑困脱挽。追攀林樾深,欢喜脚力健。
登高眺远浦,众景争自献。何必仍丹丘,径欲凌九万。
年来生计一轻舠,晨出晡归岂惮劳。谢客儿山存胜致,佛泥涅日往游遨。
波间星斗沈光冷,月里山河结影高。何日菁山山上寺,与君痛饮读离骚。
湖平风稳送归航,望隔严滩七里长。更上高峰尽高处,黄花新酒醉重阳。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朝游琅琊山,暮宿琅琊寺。寺古山径荒,寒林积空翠。
慨念千载人,欹枕不成寐。六一安在哉,智仙亦已矣。
燃烛读残碑,剥落不可纪。谁谓金石坚,所托谩复尔。
秋风拂庭柯,落叶盈陛戺。大运古来然,荣名安足理。
所以称达生,静观良有以。不见龛中僧,白发垂两耳。
静念少日事,躁中剧揠苗。欲令千载淳,反之在一朝。
斥鴳不自量,上欲抟扶摇。世态任盲俗,林讥愧清谣。
傲骨日已长,及辰事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