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一

日射敧红蜡蒂香。风乾微汗粉襟凉。碧纱对掩簟纹光。

自剪柳枝明画阁,戏抛莲菂种横塘。长亭无事好思量。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你喜欢
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释老非。
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地利属人和。位次功第一,未数酂侯何。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乾坤整顿都了,玉殿侍羲娥。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留不住岷峨。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

秋风吹孤鸿,浩荡去乡国。心悲淮山秋,家近楚江侧。

囊无狐白裘,奈此风雨夕。经营近寸地,便可寄幽寂。

砖炉规旧制,蒲团买新织。虽无琢兽红,可醉珠履客。

会当与狸奴,曲肱分坐席。急雪度寒飙,夜窗鸣淅沥。

诗成几醉梦,残缸耿虚壁。何必游八关,吾手自可炙。

种树人何在,攀枝空叹嗟。人无重见日,树有每年花。
满院雀声暮,半庭春景斜。东风不知恨,遍地落馀霞。
羌与公别兮几二十年,思渺渺兮路曼曼。
棹剡溪兮乘兴,访故迹兮怆然。
下晋齐之拜兮如梦,挑灯道旧兮犹平生欢。
我少公兮六岁,悼彼此兮华颠。
解予佩兮授予馆,言未终兮岁已阑。
会公疾兮孔炽,怛翳穷兮技殚。
闻易箦兮数语,意穆穆兮词严。
湛神爽兮不变,验学力兮深坚。
自磐川与玉局兮,交一世之名贤。
宜公之好修兮,羞芳蕙而糗荃兰。
退静处而莫我知兮,老冉冉其流连。
厌尘世之轇轕兮,倏昭明而遂仙。
幸与公兮永诀,抚往事兮自怜。
言告言归兮迈迈,有怀渭水兮渊渊。
栖迟故隐兮,全纯愚而孤处。
当岁莫之急景兮,闻公窀穸之有端。
皎皎兮懿行,卓卓兮瑶镌。
函泳以适意兮,凤冈樵隐之遗稿。
纂记以广业兮,春秋言辞系之巨编。
岂待是而不朽,掩既往之孤搴。
兰风之臯兮望不极,歌薤露兮有泪悬泉。

也知月姊是天姝,天上人间绝世无。雾刷云撩何不可,却须插一水精梳。

金风吹老鬓边丝,如此良宵醉岂辞。莫说七襄天上事,早空杼柚有谁知?

缱绻师门谊最隆,无如坡老说欧公。与君共事梁夫子,感遇何殊六一翁。

并坐春风馀几在,追随寒日复谁同。十年趋走伤心地,剩有孤吟望断鸿。

坳石天然印曲流,飞觞寂寞几春秋。山阴千古誇陈迹,此地何人记旧游。

牢锁重关路不通,何人过我扣参同。问君识得真空否,法界空时讼狱空。

良畴芳圃汩飞埃,生意颙颙望震雷。北岭有云空自绕,几时为雨出山来。

张公洞口云翻海,扬子江头雪打球。
君去兴怀殊不恶,我行风雨奈何愁。
疏狂久负刘伶榼,飘薄空余季子裘。
直待明年二三月,看花骑马过中州。
久思今忽来,双屦污青苔。拂雪从山起,过房礼塔回。
偈留闲夜作,禅请暂时开。欲作孤云去,赋诗余不才。

书生一食恒三日,忍饥诵经门不出。仙家撒米狡狯多,饭甑空看梦中溢。

一麾作宰居海滨,职有漕事当躬亲。手收八万七千石,但丐糠覈能肥人。

连廒四开临水曲,负戴遥来趁初旭。南箕扇簸北斗量,原是天公具餐玉。

岂惟献纳人争先,乌雀未敢窥檐前。仓储近烦白虎卫,水餫远叱黄龙牵。

颇闻荷花塘欲涸,碧波粼粼石凿凿。屯丁辛苦里正嗟,津贴钱刀苦来索。

汝辈何如为杞忧,连云畚插通邗沟。高低正依均海法,升斗不贷监河侯。

般橹万里趋芳甸,黍谷桃渠眼中见。滹沱可洞涞可陂,只在司农斥坟衍。

拓地平移委粟山,治田尽表宜禾县。丰岁香粳满近畿,云帆永罢东吴转。

细雨梧桐外,萧然草阁秋。病馀还药石,梦里只松楸。

世事看多丑,妻孥劝早休。不愁生计薄,万卷是良畴。

落落乾坤任此生,悠悠岐路苦难平。凿坏颜阖元逃世,卖药韩康不事名。

白雪掺停花下石,紫芝歌和竹间莺。江湖满眼乘春兴,拟逐䲭夷万里行。

围炉曾共订幽期,底事今年寒较迟。
却喜草堂初雪后,更逢梅树欲花时。
钟声远度啼乌垒,灯影频惊冻雀枝。
细茗清薰供乐事,短吟长咏胜弹丝。

红炉高宴列中堂,子侄传阄共举觞。无奈阿姑教强饮,清樽微试郁金香。

临安自古名都会,雕峻参差万井烟。天目钟奇龙凤舞,钱塘汇秀水天连。

绮罗炫烂云霞锦,冠舄联蹁花绣鞯。更有西湖好风月,骚人题咏浩无边。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与 通 欤;乡 通 向;辟 通 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