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迹小园中,忽有乌衣至。手中执圆封,州府特遣馈。
罗列满吾前,礼数颇周致。四邻府聚观,若有流涎意。
呼童急开樽,四邻同一醉。
往与魏卢亘,谈君在直庐。会时春月和,省事重踟蹰。
闻子大夫掾,廉厉久犹初。羁孤限驰驱,不能枉尺书。
建康古名都,自昔帝王居。陈迹今具在,斯人定何如?
清吟足度日,羹饭可无鱼。勿论爵禄事,于此自有余。
庙堂议贤宝,椟美常安舒?峨峨惠文冠,四海将谁誉?
夜树辨虚窗,月色犹在岭。暗泉落寒滴,近竹摇碎影。
涎蜗四壁乾,露鹤一声警。清话强僧陪,跋烛趣更秉。
藤榻初著膝,梦游恍屡省。疥缀游客诗,古尘黯弗屏。
安得白社人,对案写清景。峥嵘抱冬心,松雪皓耿耿。
破冻上霄梯,天地极清冷。秋风日夜深,幽趣当续领。
世以瞿塘峡口滟滪堆为天下之至险,凡覆舟者,皆归咎于此石。以余观之,盖有功于斯人者。夫蜀江会百水而至于夔,弥漫浩汗,横放于大野,而峡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苟先无以龃龉于其间,则江之远来,奔腾迅快,尽锐于瞿塘之口,则其崄悍可畏,当不啻于今耳。因为之赋,以待好事者试观而思之。
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掀腾勃怒,万夫不敢前兮,宛然听命,惟圣人之所使。
余泊舟乎瞿塘之口,而观乎滟滪之崔嵬,然后知其所以开峡而不去者,固有以也。蜀江远来兮,浩漫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尝龃龉兮,其意骄逞而不可摧。忽峡口之逼窄兮,纳万顷于一杯。方其未知有峡也,而战乎滟滪之下,喧豗震掉,尽力以与石斗,勃乎若万骑之西来。忽孤城之当道,钩援临冲,毕至于其下兮,城坚而不可取。矢尽剑折兮,迤逦循城而东去。于是滔滔汩汩,相与入峡,安行而不敢怒。
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说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