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浩朝散赴鄱阳景德镇

十年留滞尚为郎,乐道无愁解到肠。去路溪山排古嶂,满囊金玉贮新章。

休论富贵可求事,况得神仙不死方。官罢钱塘好归矣,濯缨清自有沧浪。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猜你喜欢
盖未知其事,重为感叹,赋此
不识平原太守,向来水北山人。世间功业谩亏成。华发萧萧满镜。
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西湖西畔晚波平。袖手时来照影。
叶叶棠梨战野风,满枝哀意为秋红。
无人解赏如丹意,抛在荒城斜照中。
官路寻真已得真,可堪轻负洛城春。
江湖想望三千里,休使乡朋想望频。

屏九皋,咏典文。披五素,耽三坟。

大眼江郊杜集中,胜游何必恨匆匆。
模糊树木丹青古,诘曲汀沙篆籀工。
昏晓之分含一气,乾坤底处是全功。
西南佳境冥搜遍,总合亭前立下风。

射策期空冀北群,却于百粤吊刘蕡。山连高窦天如盖,地接融藤瘴似云。

贾谊过秦空有论,相如喻蜀岂无文。深埋万里收归骨,泪洒东冈四尺坟。

崇朝雨过见晴晖,土脉膏深笋蕨肥。黄鼠倒悬瓜蔓走,乌鹑斜掠稻花飞。

几家村坞流如带,数处陂堤树作围。每到此间留恋甚,云峦万叠对柴扉。

数间茅屋隐平沙,隔岸微闻唤酒家。
若道消愁全仗酒,也停双橹倩人赊。

雪冻云埋路未经,乌兰新战血痕腥。春深牧马蓬根断,大夏河边草不青。

柴门虽设未尝关,要看江中远近山。相见便成终日醉,商量莫放一春间。

新花似绮初经眼,芳草撩人笑解颜。闻道将游东鲁地,离声先入鹧鸪斑。

相见当年好弟兄,未几黄甲即登名。秋风我爱邢居实,循吏谁收董少平。

自古清才多夭死,如今直气有公评。海门夜折珊瑚树,月落潮来百感生。

田园荒废,箕裘陵替,桃源有路难寻觅。典鹑衣,举螺杯,毛陶醉了囫囵
睡,啼鸟一声惊觉起。悲,也未知;喜,也未知。 二
  驱驰何甚,乖离忒恁,风波犹自连头浸。自沉吟,莫追寻,田文近日多门禁,
炎凉本来一寸心。亲,也自恁;疏,也自恁。 三
  长江东注,夕阳西没,流光容易抛人去。莫嗟吁,任揶揄,老天还有安排处,
踽踽客窗无伴侣。酒,花外沽;琴,灯下抚。 四
  羁怀萦挂,人情浇诈,相逢休说伤时话。路波查,事交杂,秋光何处堪消
暇,昨夜梦魂归到家。田,不种瓜;园,不灌花。 中秋对月无酒
  冰轮高驾,银河斜挂,广寒宫阙堪图画。对光华,恣欢洽,故人一夜团话,
多情素娥吟知咱。诗,也懵撒;酒,也懵撒。
归来重整旧生涯,潇洒柴桑处士家。草庵儿不用高和大,会清标岂在繁华?纸糊窗,柏木榻。挂一幅单条画,供一枝得意花,自烧香童子煎茶。
百年何负草堂灵,讵使寻常问客星。
不种公田仍减产,尚无饥色喜添丁。
人间安用屠龙技,方外曾携相鹤经。
空手出门风雨至,也须蓑笠问樵青。
青山北去连天会,绿水东流到八闽。
何必此中分界限,普天率土尽王臣。

画楼夕照却难描。柳锁轻烟傍小桥。隔窗燕语麝香消。

小院春深人寂寂,碧池花落水迢迢。晓莺啼破惜芳朝。

潦收野水净,云阵布重阴。
一夜西风急,千山落叶深。
身犹衣暑服。耳已厌寒砧。
对此无心者,还应雪满簪。

又插茱萸节序新,故乡回首怅风尘。江山望远穷千里,兄弟登高少一人。

好景依然同去岁,归期相约在明春。南来屈指重携手,菊酒同倾介寿频。

双飞鹧鸪春影斜,美人盘金衣上花。
身为父母几时客,一生知向何人家。

  某顿首师鲁十二兄书记。前在京师相别时,约使人如河上,既受命,便遣白头奴出城,而还言不见舟矣。其夕,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临行,台吏催苛百端,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使人惶迫不知所为。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沿汴绝淮,泛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在路无附书处,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

  及来此问荆人,云去郢止两程,方喜得作书以奉问。又见家兄,言有人见师鲁过襄州,计今在郢久矣。师鲁欢戚不问可知,所渴欲问者,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

  修行虽久,然江湖皆昔所游,往往有亲旧留连,又不遇恶风水,老母用术者言,果以此行为幸。又闻夷陵有米、面、鱼,如京洛,又有梨、栗、橘、柚、大笋、茶荈,皆可饮食,益相喜贺。昨日因参转运,作庭趋,始觉身是县令矣,其余皆如昔时。

  师鲁简中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非他,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当与高书时,盖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之,非以朋友待之也,其所为何足惊骇?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此皆不知修心也。师鲁又云非忘亲,此又非也。得罪虽死,不为忘亲,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世间,相师成风。忽见吾辈作此事,下至灶间老婢,亦相惊怪,交口议之。不知此事古人日日有也,但问所言当否而已。又有深相赏叹者,此亦是不惯见事人也。可嗟世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往时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死不失义,则趋而就之,与几席枕藉之无异。有义君子在傍,见有就死,知其当然,亦不甚叹赏也。史册所以书之者,盖特欲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幸今世用刑至仁慈,无此物,使有而一人就之,不知作何等怪骇也。然吾辈亦自当绝口,不可及前事也。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此事不须言,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言,要知修处之如何,故略道也。

  安道与予在楚州,谈祸福事甚详,安道亦以为然。俟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又常与安道言,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师鲁察修此语,则处之之心又可知矣。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然或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故师鲁相别,自言益慎职,无饮酒,此事修今亦遵此语。咽喉自出京愈矣,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夷陵有一路,只数日可至郢,白头奴足以往来。秋寒矣,千万保重。不宣。修顿首。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