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渚中流回望巫山无复一点戏成短歌

千峰万峰巴峡里,不信人间有平地。
渚宫回望水连天,却疑平地元无山。
山川相迎复相送,转头变灭都如梦。
归程万里今三千,几梦即到石湖边。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长江三峡千峰万峦绵延数千里,行进其中哪信人间有平地。
渚宫遥望水天连成一片,却又怀疑大地本无山峦。
山水迎我入蜀今又送我下江东,回首沉思变幻明灭一切都如梦境
归程迢迢万里如今行路已三千,几番入梦返至石湖边。
注释
①荆渚:指湖北江陵,江陵旧为荆州治所,春秋时有渚宫,故称荆渚。中流:指行船在江中。巫山:在今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长江穿流其中,成巫峡。无回一点:不再有一点形象了。短歌:相对长歌而言,指短小的歌行诗。
②巴峡:原指四川嘉陵江峡,这里借指长江三峡,即瞿峡、巫峡、西陵峡。
③不信:那信。
④渚宫:春秋时楚国的别宫,故址在江陵县。据作者《吴船录》描述:“淳熙丁酉八月壬申、癸酉泊沙头,江陵帅辛弃疾幼安招游渚宫。败荷剩水虽有野意,而故时楼观无一存者。后人作小堂亦草草。”
⑤元:通“原”。
山川:山水。
⑦变灭:变幻而消失了。
⑧今:而今、如今。
⑨石湖:在苏州市西南,界于吴县、吴江之间,西南通太湖,北通横塘,风景优美,是作者别业所在,作者晚年住在这里,因自号石湖居土。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短篇歌行体诗歌,写由江陵长江中流回头西望三峡的情景。每二句一韵,凡四转韵,每韵一意。

  第一韵写长江三峡峰峦之多。长江三峡“山之多不知其几千里,不知其几千万峰,山之高且大如是”(范成大《吴船录》),船在万峰中朝漂夕浮,好像永远走不到尽头,在此绵延不断的崇山峻岭中,真是“不信人间有平地”。此联是作者出三峡的回思,用跌宕转折之笔,写在横亘千里奇峰陡崖中行舟的感受――峡里山多与山高。

  第二韵写由江陵长江中流西望不见峡山。诗人受辛弃疾邀游楚国别宫——渚宫,由渚宫沿江西望,江水汹涌奔流如罗带,碧绿湍急的江水一望无际,水天相接一色,江面辽阔广漠,“却疑平地元无山”,真是过了夷陵(今宜昌西北)“回首西望,则渺然不回一点;惟苍烟落,云平无际,有登高怀远之叹已。”此联是诗人从江陵平坦之地回头遥望,江天一片空旷,略无高处,故作此江长水大“水连天”及“却疑平地元无山”疑辞,表现峡外的平旷景象,真是“送尽奇峰双眼豁,江天空阔看夷陵。”(清人张问陶《出峡泊宜昌府》)

  第三韵写对峡里山、峡外水变换情况的感想,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从桂林经湖南至荆州,然后沿秭归、巴东、巫峡、万州一线入川,而今又从“千峰万峰巴峡里”来到“水连天”的江陵,南北往返,颠沛流离多年,经历了许多山山水水,这山水相迎相送,回想起来,这世事仕途真如转头即灭的梦幻一样。此联是自然山水拟人“送迎”现象触发诗人对世事仕途感慨,其内涵意味深长。

  第四韵写诗人长途艰难、盼速归。山水相迎送,世事如浮云、梦幻,这万里归程才行过三千,在这三千里山川旅程中已做过几回梦,不知到苏州西南的太湖之滨,再经几次梦境才会到达。此联写诗人在经历山川变换、宦海浮沉后,已悟出世事仕途如过眼云烟、如梦幻虚无缥缈的道理,并表露出他思念石湖,急盼归家的心情。

  此首七言古诗,转折轻妙如行云流水,内涵深蕴,真是神韵兼备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南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范成大辞去四川制置使职务,淳熙四年(1177年)五月,离成都东下。八月,抵达湖北江陵,刚好这时候词人辛弃疾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邀他同游渚宫,诗人有感于山川、世事、仕途写下此诗,借以抒发世事如梦及思归之情。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猜你喜欢
茅堂阶岂高,数寸是苔藓。只恐秋雨中,窗户亦不溅。
眼前无此物,我情何由遣。

白下相逢醉玉缸,岂期凶问促归装。雨昏江浦暮帆杳,云接淮山春树长。

忍看哀音藏箧笥,难忘慈线在衣裳。到家正是薰风候,应对萱华泪万行。

太湖九月霜波寒,郭索不幸逢渔蛮。谁令骨醉糟丘里,使我涎流书卷间。

黄堂丈人思幼玉,耳边不复亲丝竹。一杯聊使破愁颜,要遣诗情踵山谷。

廷圭赝墨出苏家,麝煤漆泽纹乌靴。柳枝瘦龙印香字,十袭一日三摩挲。

刘侯爱我如桃李,挥赠要我书万纸。不意神禹治水圭,忽然入我怀袖里。

吾不能手抄五车书,亦不能写论付官奴。便当闭门学水墨,洒作江南骤雨图。

午夜沈沈香薄覆。梦醒春依旧。怕得燕双归,带却愁来,偏向人心授。

一剪东风寒欲归。渐逼檀眉瘦。也拟醉花阴,腻白夭红,凄雨先僝僽。

贤愚富贵且凭他,山上髻鬟柳上娥。铁网试捞穿海月,渔舟任截过头波。

齐肩大士辞荤久,秃发中书感事多。船上老郎江口女,咿哑容易得成歌。

甄山访我山中庐,山云漠漠空回车;晴溪访我溪上居,溪月照读寒支书。

人生一见亦缘法,欲取前因论梵夹。何时著我山溪间,一角南天开世业。

无可奈何,旧事南柯,新恨东流。叹易变人情,幻如演戏,难猜世法,闷似藏钩。

闭户无容,出门有碍,何况崎岖历九州。不堪者,看宫中狗监,关内羊侯。

头颅如许谁酬。但醉里乾坤姿拍浮。算冥冥高飞,于人无怨,悠悠行迈,谓我何求。

蝴蝶前身,杜鹃今日,伯仲之间海上鸥。乃所愿,学丈人荷蓧,男子披裘。

如何万里亦孤身,历尽豪华不厌贫。越水吴山无限好,却来塞外漫相亲。

客过山窗索煮茶,焚香坐石话桑麻。闲云飞出岚光瘦,倦鹤归来树影斜。

老我半生因楮叶,留君十日对桃花。量晴较雨饶佳兴,何事劳劳问酒家。

将身跳出市间壶,美贾由来不用沽。大地骑鹏须共化,中宵上鸐倩谁扶?

庶几未老投簪去,尚可长生折简呼。此辈终非尘土物,明朝种橘学诸苏。

剔秃圞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故园风物好。芳樽日日,花前倾倒。南浦伤心,望断绿波春草。多少相思泪点,算只有、青衫望道。残梦觉。无人解我,厌厌怀抱。懊恼。楚峡行云,便赋尽高唐,后期谁报。玉杵玄霜,着意且须重捣。转眼梅花过也,又屈指、春残灯闹。妆镜晓。应念画眉人老。

漠漠平楚远,扣舷歌昔游。风颠碧海岸,春老绿蘋洲。

自古利名急,更东天地浮。客心不自得,落日傍渔舟。

英州人物开中古,风行海上邻邹鲁。弦歌到处彻烟宵,山椒四厂图书府。

徽音辽邈代人传,我公浙水搴旗鼓。单车南下喜闻韶,一曲阳春流单父。

单父阳春化日迟,委蛇说礼与敦诗。桃溪山水甲封内,特厂轩楹蘸碧漪。

横经群集环桥听,讲艺真成入室资。桃李成蹊花且实,禽鱼绕砌泳兼飞。

禽鱼桃李民偕乐,露湛芙蓉滋碧落。我求登眺一凭栏,安悦教强谁式廓。

始知尧舜人可为,只在宏开智与觉。已自遐方无纳沟,铨谏词头随喷薄。

圣明南顾眷循良,徵书遥下岭云长。盱衡侍从才咫尺,师表人伦入帝乡。

千里之行始足下,回首过代英山阳。猗欤多士将蔚起,趋步尧阶黼舜裳。

汝病三辞印,吾来两驻车。
雪堂留倡和,秋榻共琴书。
堕泪看归雁,谋身作老渔。
行藏惭颇似,把袂各踌躇。

长门春锁月溶溶,绣柱金铺翠自封。忽听马啼惊欲曙,多年不候景阳钟。

美景忘游宴,珠灯多夜光。
春城绣户月,罗袜画桥霜。
鸣马客先发,谁家欢未央。
吴宫星未落,醉里笛声长。

连峰沈远阴,空江渡寒碧。佛日感胜因,涉流共攀历。

众绿翳柯阴,微径履苔迹。影息虎岑禅,心清鹤泉滴。

已公践前期,为余留片席。瓯茗瀹灵源,盂粥饷香积。

夜来疏雨过,逾觉清梵寂。曾是闻性圆,岂伊妙音隔。

良会若有怅,团趺面虚壁。浮岚接树杪,明漪漏林隙。

感此蹇独留,聊用淹晨夕。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