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湖有寄(一作怀陆兼)

故人千里道,沧波一年别。夜上明月楼,相思楚天阔。
潇潇清秋暮,袅袅凉风发。湖色淡不流,沙鸥远还灭。
烟波日已远,音问日已绝。岁晏空含情,江皋绿芳歇。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客来未到何从见,昨夜数声高出云。
应是仙君老僮仆,当时掌客意犹勤。
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一别青春鉴,回光照华发。
美人昔自爱,鞶带手中结。愿以三五期,经天无玷缺。
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
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
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
敬从乘舆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

筋骸得似当年否,气血能如旧日无。却喜一般增长处,樽前谈笑有工夫。

水碧风清,入槛细香红藕腻。谢娘敛翠,恨无涯,小屏斜。
堪憎荡子不还家,谩留罗带结。帐深枕腻炷沉烟,负当年。

五柳青青醉里春,那能长作折腰人。情知纵酒非生事,昨日罢官今日贫。

同官同事复同宗,我与而翁道亦同。翁有佳儿信麟种,回看豚犬但心恫。

生知秖藉两诗酬,死惜曾无半面由。坦坦德从周道往,冥冥心与葛天游。

讲论语托门人录,封禅书违使者求。万里白沙何处是,独临残月水西楼。

泗上当时鼓瑟人,风雩岂是乐闲身。
言外默传千圣旨,胸中长有四时春。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病眼昏如雾,变雨洒絜霖。
闻子畀过门,椎枕一声哭。
龙井张春筵,送客仰华屋。
长揖辞此世,云返下宫宿。
折腰幸归来,一折竟就木。
呜呼五十年,与子频征逐。
清狂混酒人,长呗疑祠祝。
攫取法书跳,嘲谑文园朴。
久染长安尘,常携永安仆。
遇我简通室,因叙情初熟。
泮宫总角游,萧寺同几读。
朝夕数茎齑,瓮飧半升谷。
阿二提食櫑,阿十捧书牍。
家贫苦兄弟,世事伤翻复。
我出逢眼白,子归只头秃。
不如阿二仙,不闻阿十睦。
尊生老隐山,宛死人入屋。
平生书画船,倏尔冲风覆。
藻火洗欲尽,琴瑟调难伏。
有口懒歌鸰,无心先赋鵩。
忆我初第时,暴病刀刺腹。
子来扶掖我,夜起至五六。
悲子不及药,魂飞胡太速。
相贫知己多,以兹泪簌蔌。
念子学书来,退笔有几簏。
千秋翰墨林,定莅钟王族。
米颠邀许颠,须生众香国。
合掌绕莲花,往日曾肃穆。
莫念德生儿,其叔非痴叔。
神饮覆十杯,且享夜台福。
若见长庚星,慎莫假踧。
暂作《升天行》,借他双白虎。
昔者毗山社,三人好奇服。
子初名木孺,若木光煜煜。
授我长孺印,调笑词坛伯。
胡家第三郎,三孺自品目。
文鼎两趾倾,踆乌双足缩。
腾踔大地间,偃蹇惟我独。
夔行拟何之,揽涕空盈掬。

昆山突兀摩空苍,寺幽更枕山之阳。松杉高出人境外,楼阁半在天中央。

日照檐楹高杳霭,风回廊庑添清凉。谷声远合蒲牢韵,林近时闻薝卜香。

红尘咫尺到不得,黄金地面生辉光。我疑意在融结际,真宰用意非寻常。

云埋烟蔽岁月古,未与时会犹潜藏。一旦宝像顿发见,果闻玉磬鸣高冈。

二生开示此经始,源流既浚深必长。乃知景物不自胜,惟人方可存其纲。

昔闻德裕擅平原,今见东皋地更偏。绕室桑麻春带雨,满畦芝术晓凝烟。

银丝细鲙临池斫,粟粒新茶汲涧煎。卒岁优游无一事,笑人刚被利名牵。

客居龙井古庄前,兵后人家几变迁。乱世昔来求避地,故乡今想赋归田。

曾邀霁月看花夜,忆别春风禁酒年。此日重过谁候我,寒烟衰草却留连。

一派江流势若龙,碧潭云锁雨溟濛。良田万顷皆饶渥,不用登临扣太空。

暨城斗大江之隅,县慰一官尤区区。天柱倾颓地维裂,孤垣七尺屹不折。

王师百万渡江来,降幡遍竖城门开。江南一路传檄定,当车螳臂何愚哉。

大令弃城走,主簿迎马首。吾所守者国与君,无国无君谁与守。

我公一怒须戟张,奋身许国辞慨慷。一成一旅尚尤复,矧兹百雉雄金汤。

谁知天心在鼎革,早识全军气如墨。城中雀鼠供饔飧,麾下南雷共心力。

月轮惨惨挂围城,剑戟薄霜寒逾明。乌鹊不鸣鼓角寂,一营唱彻《转五更》。

曲声凄苦笛迸裂,此夕三军泪如血。西风萧萧江水寒,饮入我军亦惨绝。

一朝城陷公坦夷,噬指自书绝命词。一丈之帛三十字,血光宝气何淋漓。

太祖养士长已矣,犹有江干一典史。人物独殿十七朝,江山手挽三百里。

此材乃屈簿尉资,有明之亡亦已迟。中原六军一朝溃,谁与主者曰督师。

新安长平事非偶,自甘骈死古罕有。六七万人无一降,万骨茔高积如阜。

灵祠恰傍东平王,人称公是张睢阳。我谓公节更青进,夷齐庶几同辉光。

圣朝宽大迈前古,优诏褒嘉锡祠宇。成周穆考亦神圣,不封首阳一抔土。

泗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
王孙初未遇,寄食何足论。后为楚王来,黄金答母恩。
事迹遗在此,空伤千载魂。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
遥望不可到,苍苍烟树昏。几年崩冢色,每日落潮痕。
古地多堙圮,时哉不敢言。向夕泪沾裳,遂宿芦洲村。
匹马返归程,天寒雪眼明。
无穷身外事,难了世间情。
客向天边去,风含玉佩声。
别离与僧约,明岁再来迎。
圆通大士閟兹境,谁遣石湖诗老知。
人生流止亦如此,时与一来题好诗。

左家织素年还未。采花自插如丸髻。采罢怕娘嗔。拈花却避人。

小窗陪绣婢。有事心头记。要拌雪猧餐。溪边弄钓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