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

飘零何处是生涯,瘦马都门踏落花。
芳物搅心看不得,绨袍遮眼畏风沙。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遍插茱萸。人何处、客里顿懒携壶。雁影涵秋,绝似暮雨相呼。料得曾留堤上月,旧家秋侣有书无。谩嗟吁。数声怨抑,翻致无书。
谁识飘零万里,更可怜倦翼,同此江湖。饮啄关心,知是近日何如。陶潜尚存菊径,且休羡松风陶隐居。沙汀冷,拣寒枝、不似烟水黄芦。
守岁山房迥绝缘,灯光香灺共萧然。无人更献椒花颂,
有客同参柏子禅。已悟化城更乐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忧心悄悄浑忘寐,坐待扶桑日丽天。
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
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沉沉秋晓。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
般巧。霜斤不到。汉游仙、相从最早。皱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问讯东桥,故人南岭,倚天长啸。待凌霄谢了,山深岁晚,素心才表。
啼螀门静,落叶阶深,秋声又入吾庐。一枕新凉,西窗晚雨疏疏。旧香旧色换却,但满川、残柳荒蒲。茂陵远,任岁华苒苒,老尽相如。
昨夜西风初起,想莼边呼棹,橘后思书。短景凄然,残歌空叩铜壶。当时送行共约,雁归时、人赋归欤。雁归也,问人归、如雁也无。
龙楼曾侍赭黄衣,内竖传柑拜舞时。
空嗅清香愁永夜,梦魂何处觅丹墀。
白云楼危压晴霓,楼下波光数毛发。
雕甍刻桷出烟霞,万瓦参差鹏翼截。
兰汀蕙浦入平芜,天远孤帆望中灭。
屈平宋玉情不尽,千古依然在月风。
漂零坐想十年旧,岁月飞驰争列缺。
青云交友梦魂断,白首渔樵诚契阔。
安居环堵袁安老,泣抱荆珍卞和刖。
折杨虽俚亦知名,犹欲楼中赓白雪。
真乐闲闲。口过删删。养冲和、屏荡愚顽。圆融法性,复变童颜。便出三乘,超十地,不为难。五彩回环。烹炼金丹。看仙炉、虎绕龙蟠。阴阳数足,撞透天关。就蹑祥云,朝元去,列仙班。

玳筵晨启。家庆堪图绘。新杨弄暖帘栊邃。捧觞罗补袖窄,叠板喉脆。

香云里,轻裘小帽仙翁喜。

簪玉宾亲至。舞彩儿孙戏。开口笑,扶头醉。□□金穴富,岂在貂蝉贵。

只恁地,团栾共乐千秋岁。

道人得道轻骨毛,飞渡弱水能千遭。明朝挟至两浮岛,卧看沧洲戏六鳌。

尚忆吟秋舫,花围一水明。马人供菜把,蛇鬼避书声。

小瘴桃榔雾,寒谯蛤蚧更。石阑题字处,应已绿苔平。

夜半山中布谷啼,离人归路梦中迷。深乡三月青苗老,犹有荒田未得犁。

湘水沅江日夜流,青青兰芷满中洲。谁将幽意和香墨,写出潇湘一片秋。

惭愧州家一事无,薄游还爱小蓬壶。若凭妙笔丹青写,应胜从来八景图。

山头种葛葛叶长,山花落水溪流黄。乌髻红衫脚不袜,蛮家少女面如月。

手里钩刀一尺横,截来纤葛春云轻。为郎作丝为郎织,衣成净比秋霜色。

秋霜色,春云姿,吴绫蜀锦知多少,不及罗浮葛称时。

碎烟零雨日霏霏,两岸江流拥翠微。高挂一帆风力饱,扁舟如挟众山飞。

静地独登临,虚闲称此心。
猿声过木少,花影入池深。
春殿依残日,晴烟散远林。
因思南岳寺,长起石床吟。

远嫁单于庭,自为汉人语。忽忆在宫时,潸然泪如雨。

阴洞日光薄,花开不及时。当春无半树,经烧足空枝。
疏与香风会,细将泉影移。此中人到少,开尽几人知。

烽燧遥天接大荒,高城凭眺晓苍苍。薜萝乍长新官舍,磷火宵明古战场。

秋雨远来江气合,夕阳斜堕澥云黄。三吴事业残碑在,矫首云台思渺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