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后将谒告先归留赠成甫

还家消息约蔷薇,眼看蔷薇日日稀。
不踏龙头游碧落,君恩许伴晚莺归。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西园可散发,何必赋远游。
地旷多雄风,叶声无时休。
幸有济胜具,枯藜支白头。
平生会心处,未觉身淹留。
散坐青石床,松意淡欲秋。
薄雨青众卉,深林耿微流。
一凉天地德,物我俱夷犹。
东北方用武,六有事戈矛。
甲裳无乃重,腐儒故多忧。
珍禽叫高树,且复寄悠悠。
去岁逢今日,雨寒田舍家。
系骢乌臼树,烧眼杜鹃花。
转坞泥塍滑,迷村草径叉。
旋挑初出笋,漫掐自生茶。
农斧穿桑齾,牛童绾髻丫。
乡园方在远,看及种胡麻。
池苑清阴欲就。还傍送春时候。眼中人去难欢偶。谁共一杯芳酒。
朱阑碧砌皆如旧。记携手。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
醉魂乍醒,听一声啼鸟,幽斋岑寂。淡日朦胧初破晓,满眼娇晴天色。最惜香梅,凌寒胧绽,漏泄春消息。池塘芳草,又还淑景催逼。
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荏苒时光,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重愁叠恨,万般都在胸臆。

烟光上了。天淡孤鸿小。一派角声听渐杳。吹冷西风残照。

平安火映谯楼。旌旗半卷城头。写入屏山几曲,乡心历乱边愁。

槛倚崩沙出,篱通乱水过。家人休扫石,自爱碧苔多。

白发萧疏老秘书,倦游零落病相如。三年漫索长安米,一日归乘下泽车。

坐对西山朝气爽,梦回东壁夜窗虚。玉兰堂下秋风早,幽竹黄花不负余。

踏残西日寄僧房,一炷炉熏秋夜长。谁作响泉喧客枕,梦回攲听雨淋浪。

拂曙度严城,兰舟或且迎。青山雾里出,粉堞水中明。

妆断倡楼色,歌绝妓航声。繁华任自歇,心赏有余清。

翁昔少年初画山,丹枫黄竹杂潺湲。直疑积雨得深润,不假浮云相往还。

世外空青秋一色,窗中远黛晓千鬟。瀛洲鸡犬同人境,尚想翁归向此间。

喜我新归,逢戎初度,关情更深。正昼掩柴扉,□寻隐遁,□舒槐府,戎正经纶。白石清泉,紫枢黄阁,□□□□□□□。□□□,□弟为宰相,兄作闲人。南园借我登临。都不怕近前丞相瞋。但曳履扶筇,堪怜独步,携壶载酒,每叹孤斟。七α开颜,六旬屈指,风雨对床频上心。殷勤祝,道何时回首,及早抽身。

画省无心久握兰,西湖花月正丛残。共传军府题诗客,肯作吴藩入幕官。

杨柳花时频纵酒,牡丹开后独凭阑。最闲园里征歌处,江左三人管幼安。

杰阁逶迤秋色老,霜林掩映暮峰横。居人自有閒中伴,坐对飞流意不惊。

扫地石盆冷,闭门春昼长。

酣歌古寺意偏雄,南北分携在眼中。满目秋光何惨澹,无边云树对飞蓬。

芙蓉江上仙舟远,白鹭洲前旅梦空。把袂临岐情不极,鱼书莫惜寄东风。

我爱冬,冬日烈。阁笔冷生袍,研书庐压雪。梅梢闹处见天心,松柏岁寒挺高节。

秃尽子卿塞北旄,何如南阳长抱膝。

祝柱客曾兴刺,斲窗史亦留名。
我见诸相非相,天何不鸣善鸣。

奇峰欲干天,失势忽斜落。弯环疑互缠,奋击起相搏。

万叠凭巑岏,一条开荦确。望中见纡郁,意外出巉恶。

怪棱低钩衣,仄势怒齿索。兹为入山路,有似门启钥。

微生寄舆夫,喘息不敢作。登顿愁趼疲,窥觑虑魂弱。

不信人世间,坦途尚清廓。遥见青林端,秃当响檐铎。

知有梵宇崇,盘空横岝崿。

弱花低绣槛,月满绿杨津。
一笑领深意,过於三月春。
樽前停妙舞,堂上设华裀。
上客不须醉,相将夜向晨。

偶作彰州令,风烟满画栏。只缘五斗米,却笑两年官。

山色静堪把,民情渐可观。莫言鸿未集,正好挂予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