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居贫废文字,铫鎒学苦耕。
怪子独伶俜,久与地力争。
苦耕又不时,狐虺日纵横。
高原一释耒,叹息心怦怦。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竹笼盛书去,遥知官事闲。
水程春有雨,海岸晓无山。
奥理渐摩后,清名护养间。
坐曹观剡木,意与易相关。

茅鸱茅鸱,无嚍我陵,汝食汝饱,莫我好声,愿弹去汝,来彼仓鹰,来彼仓鹰,祭鸟是徵。

山馆吟馀山月斜,东风摇曳拂窗华。岂知驱马无闲日,
长在他人后到家。孤剑向谁开壮节,流年催我自堪嗟。
灯前结束又前去,晓出石林啼乱鸦。
际海边疆万里开,臣佗大长信奇才。
平蛮看竖擎天柱,朝汉同登浴日台。
南极星辰原北拱,东流海水竞西回。
喁喁鹣鲽波涛阻,独有联翩天马来。

石田茅屋归来计,长日呼龙种玉芝。高卧熟眠应不忘,五更风雨道涂时。

十四楼前歌舞地,珠帘画障神仙。月明花底弄红弦。

无双桃叶曲,最小莫愁年。

战鼓催残金粉尽,空寻坠舄遗钿。香销南国忆婵娟。

东风芳草绿,裙带我犹怜。

刚肠厌徇俗,老眼饱阅世。
读书学经纶,亦颇识一二。
妄意糟粕中,啜哜得馨旨。
终然不可用,落落多左计。
慨念古人远,莫救吾道弊。
修溪有短簿,今工习凿齿。
贻我琼瑶章,有美而无刺。
内视才具短,不能尺有咫。
赠言虽甚宠,借玉恐未是。
公等必飞扬,我老惟退避。

暮雨昏平远,南山渐不分。濛濛连楚塞,细细湿行云。

从宦成羁束,登危厌纠纷。何时疏竹里,还向旧山闻。

蒿火目。藜羹腹。书生宁有封侯骨。长须奴。下泽车。

艰关险阻,谁教涉畏途。

半生落莫长安道。一事无成双鬓老。南辕吴。北辕胡。

功名富贵,情知不可图。

山高出云在平地,千村万落连春水。乾坤氤氲元气湿,江湖满地流瀰瀰。

模糊杂树绿满眼,毫末閒花红半垒。忽见芳洲草泺间,微露楼台烟雨里。

山家茅屋昼不关,背暄高阁深厓间。山人对奕长不语,客载小舟何时还。

斜桥引出瀼西路,欹岸直抵泾南渡。开图恍入洞庭游,又似天台灵隐去。

耳边汨汨闻溪声,堂上真疑结岚雾。蓬莱阆苑想在此,青鞋布袜宜相顾。

试问神仙结游伴,却我冠裳尘土满。几时置我图画中,还似神仙更萧散。

灵州天一涯,幕客似还家。地得江南壤,程分碛里砂。
禁盐调上味,麦穗结秋花。前席因筹画,清吟塞日斜。
黯黯江潭枫树林,异时屈宋并伤心。
萧森合入将归辩,憔悴犹传既放吟。
今古岁时供涕泪,水天楼阁倦登临。
浪为楚客焉能赋,肠断寒城日暮砧。

绛阙连碧城,白日横采霓。钧天万舞彻,鸾凤鸣且飞。

我为帝所游,十日不知返。我乐殊未央,尚恨春昼短。

东风吹蟠桃,花落满我衣。拂去还复来,悠然生我思。

顾谢众仙人,我自人间世。世累虽可憎,天上亦多事。

枫落吴江可柰何,布帆此去又烟波。新翻艳曲和凝老,旧领狂名杜牧多。

一剑耻为州将客,三杯应入饮仙歌。灵峰瀑雨韬光竹,好待春风约再过。

斯文迓续交,天意岂无拟。
猗欤恪斋翁,雅意敦典礼。
推行大经纶,宣风自兹始。
百世常公祠,罔俾独专美。
望皇都清晓,瑞日祥烟,洞开阊阖。一朵红云,映重瞳日月。万岁山高,九霞杯暖,正想宸游洽。绝塞庭琛,重闱天笑,年年仙阙。韶凤徘徊,蒲鱼演漾,镐酒恩浓,龙蟠建业。玉琢麟符,分付人中杰。奠国安民,持将祝寿,乐作君臣悦。看取头厅,押班称贺,明年天节。
紫陌金堤映绮罗,游人处处动离歌。阴移古戍迷荒草,
花带残阳落远波。台上少年吹白雪,楼中思妇敛青蛾。
殷勤攀折赠行客,此去关山雨雪多。
童牙苦呫毕,嚼瓜灯烬烂。
衡缩高于丘,才作文字看。
精微隔几尘,健笔抵流湍。
开眼天地燎,始识用书难。
千葩惭一实,本根耐岁寒。
野泊初经夜,舟移独避滩。
风轻云气薄,月静水光寒。
且恨辞家久,休歌行路难。
前途何必问,明日是长安。
貂帽锦靴明绣衣,调鹰射虎捷如飞。
紫髯寒作猬毛磔,碧眼夜看霜月辉。
筚篥声中传汉曲,琵琶帐底醉明妃。
更深宴罢穷庐雪,乱拥旌旄马上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