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二

霏雨晚沾裳,零霜晓被路,
驱车叹时迈,所遇一无故,
悠悠天地宇,万物各有聚,
閟我冰雪姿,幽居从可住,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烟际亭亭塔,招人可得回。
等闲为梦了,闻健出关来。
日落河冰壮,天长鸿雁哀。
平生远游意,随处一徘徊。
瘿盆生以丑自鬻,突兀当轩耸群目。
海蛙门怒腹斡张,耆交蟠蛰鳞鬐秃。
昔时仙客浮孤槎,波痕渍朽成凹洼。
蜀都买卜置之去,乐来流落严遵家。
谁逢好事得宝蓄,裁供盥濯真可辱。
况为饮具承欢娱,未必蟠根胜珠玉。
不若刳为太古尊,满斟明水羞百神。
凷桴苇筌芦忠信,坐使风俗还深淳。
笑语相从正四人,不须嗟叹久离群。
及春煮菜过边郡,赐火煎茶约细君。
日暖山蹊冬未雪,寒生胡月夜无云。
明朝对饮思乡岭,夷汉封疆自此分。

清见林泉意已开,知音曾有魏王来。两忘更得栖神地,不染人间一点埃。

下士无虚坐,摛文有话言。镇浮贤者业,袭庆相君门。

在郡行车乐,瞻天被诏温。只应朝请日,三接涣宸恩。

有底滑稽堪羡处,金莲烛里话穷酸。

纷驰名利不知劳,马首红尘十丈高。谁似钱塘戴文进,小斋无事玩湘皋。

梅风拂拂动薰弦,久雨休疑是漏天。有客方怀吟泽畔,无楼那得住山边。

添香遣日愁难破,换韵传诗喜欲颠。犯戒成章贤博弈,门人已废蓼莪篇。

蓬头垢面,秘奥埋名。颐神养气忘形。并没纤尘挂染,意静心明。逍遥自然快乐,握玄机、修进长生。清闲处,管胜如火院,苦海冤坑。卧月眠云弄斗,调龙虎,婴娇女姹堪凭。斡运飞金走玉,杳杳冥冥。灵光一点来往,现元初、妙相身轻。乘鸾凤,指蓬瀛路上前行。
水底日为天上日。

世事邯郸枕,归心渭上舟。衅来无朕兆,意外得俘囚。

忠信天堪仗,清明泽自流。藜羹犹火食,永愧绝粮丘。

汉帜高张万众欢,伤心独自泪汍澜。可怜十载寒窗士,乞丐投河一例看。

一目全牛万隙开。
水陆中分程,看花一月行。会稽山隔浪,天竺树连城。
候吏赍鱼印,迎船载旆旌。渡江春始半,列屿草初生。
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况乎乱离。奈恶因缘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为妾为妻。父母公姑,弟兄姊妹,流落不知东与西。心中事,把家书写下,分付伊谁。
越人北向燕支。回首望、雁峰天一涯。奈翠鬟云软,笠儿怎带,柳腰春细,马性难骑。缺月疏桐,淡烟衰草,对此如何不泪垂。君知否,我生於何处,死亦魂归。

我来患暌隔,唯子为好仇。禊事期云愆,于兹亦可修。

危亭俯溪上,溪水傍城流。白沙映如玉,绿草披若油。

濯绥垢既逝,行觞数亦周。渔父不可见,垂钓空沧州。

少华类太华,太室似少室。亚相与丞相,亦复无异质。
渟如月临水,肃若松照日。辉影互光澄,阴森两葱郁。
连城鸾凤分,同气龟龙出。并力革夷心,通筹整师律。
英豪愿回席,蛮貊皆屈膝。中外行分途,寰瀛待清谧。

篱菊今年拆最繁,绕丛新折上雕盘。病知佳节霜风冷,喜对高堂骨肉欢。

久废笑歌慵饮酒,只闻儿女劝加餐。如何猛下藜床去,又逐鸳鸿振羽翰。

东溟居士金兰契,笔底龙蛇满我家。病里一闻乘化去,举头触目泪横斜。

独以书生能骂贼,当年英烈试重论。三刀讵足旌儒吏,一剑聊凭答圣恩。

空祀桐乡频洒泪,谁招辽海未归魂。祇今凛凛馀生气,昔岭千秋有血痕。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