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八首

临安城郭半池台,曾是香尘扑面来。
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乔木带凉蝉,来吟暑雨天。不离高枕上,似宿远山边。
簟冷窗中月,茶香竹里泉。吾庐近溪岛,忆别动经年。
多方作计老如期,百疾交攻遽得衰。
晚有胜缘逢异士,生须快意阙前知。
迫人鬓颔纷纷白,临事回迂种种迟。
分我刀圭容不死,他年鹤驭得追随。
尔既能于灵,应久存其生。尔既能于瑞,胡得迷其死。
刳肠徒自屠,曳尾复何累。可怜濮水流,一叶泛庄子。

归仗日月余,细割湖山胜。未论帝释园,人间许谁并。

省郎飞步蹑仙梯,驷马门高绰楔低。春煖旧山多玉种,岁寒芳树有鸾栖。

封章一一题名字,归梦时时绕路蹊。今日圣恩教暂去,望君长傍五云西。

双瞳炯炯四筵倾,少日才堪赋两京。花县署曹聊试可,鳣堂传德尚流清。

横琴勿写峨峨志,引水当令㶁㶁鸣。后夜扁舟同泛月,野田端见绿芜平。

何须九畹羡三湘,幽谷无人也自芳。莫道丹青芗泽少,却缘入室不闻香。

不寝非关冷,何悲亦为秋。井栏鸣斗叶,帘角入牵牛。

书剑怜生计,江湖感昔游。披衣行更坐,风露一萤流。

石头曾共典寒衣,五月光分几雁飞。前路烽烟愁正剧,一春花鸟愿多违。

还家莫话沧桑事,迟我常开夜月扉。江水茫茫悲倦翮,何时同采故山薇。

结绮临春夜夜明,望仙长使挟倾城。歌残璧月听环佩,不必投签入梦惊。

太守相过庆诞辰,贵能不贱见公心。
千厨鼎列双鱼美,众客咸瞻五马临。
曲唱骆驼夸白雪,杯传鹦鹉拥青衿。
宠颁束帛尤增感,恩与沧溟一样深。
羽人广宵宴。
帐集瑶池东。
开霞泛彩霭。
澄雾迎香风。
龙驾出黄苑。
帝服起河宫。
九疑轥烟雨。
三山驭螭鸿。
玉銮乃排月。
瑶軷信凌空。
神行烛玄漠。
帝斾委曾虹。
箫歌美嬴女。
笙吹悦姬童。
琼浆且未洽。
羽辔已胜空。
息凤曾城曲。
灭景清都中。
隆佑集皇代。
委祚溢华嵩。
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
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

长松知几树,树树著清风。飞雨夜初急,怒涛秋更雄。

醉归山月里,高卧石楼中。那复钧天梦,知音自不穷。

石润非经雨,林空岂借秋。诗成清不禁,髣髴到沧洲。

羁栖亲故少,远别惜清才。天畔出相送,路长知未回。
欲销今日恨,强把异乡杯。君去南堂后,应无客到来。

翠积香山迥,烟深草径迷。傍桥寻谷口,缘磴蹑招提。

孤鸟连云远,平原入望低。回瞻双凤阙,高峙玉河西。

与世浮沉者,中流几失维。
此舟聊寓意,之子免乘危。
夜雨蓬为屋,秋风钧不丝。
莫嫌长舣岸,终有济川时。
竹屋少行迹,闭门春昼长。
天时半晴湿,人意共炎凉。
苔藓侵阶绿,荼醾压架香。
冥搜寻杖屨,不为看花忙。

万般思,无计奈。因甚当初、劝往天涯外。欲遂亲欢还自害。

百死关人、未足偿君债。

拜翁姑,辞糒粝。揩拭肝肠、好向湘江会。那管旌扬身后待。

许重芳名、青史如何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