缀古诗语送无斁弟赴举

鲜民之生,靡瞻匪父。
母氏劬劳,宁不我顾。
兄弟无远,惟予与女。
执子之手,此夕何夕。
我心蕴结兮,嗟予弟行役。
二之日栗烈,飘风发发。
子之清扬,麻衣如雪。
载驰载驱,出宿于干。
揆之以日,体无咎言。
既差我马,远送于野。
敦彼独宿,于林之下。
无衣无褐,不念昔者。
陟彼高冈,或降于阿。
瞻望弗及,独寐晤歌。
展转反侧,不平谓何。
显允君子,洵美且异。
温其如玉,干禄岂弟。
春日载阳,薇亦作止。
睍睆黄鸟,嘤其鸣矣。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偶然来继前贤迹,信矣皆如昔日言。
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
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
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谷貌任尘昏。

坱圠群灵付大钧,人生于世本何营。浩然中夜存存气,不藉西风梦亦清。

荒鸡嗥朝暾,揽衣国西门。辞家从军巳四载,欲归未归仍苦奔。

王孙曾遭莲勺困,宣载亦被伐木屯。古人贤圣且如此,今我嵬琐何足论。

行行将何适,四郊尽荆棘。欲留不可留,欲行行不得。

岁月无情日崔隤,头童齿豁心巳灰。中逵抚剑肠欲结,短歌激烈长歌哀。

长歌哀,泪盈把,匪兕匪虎在矌野。结爱同心难尽言,况是悠悠行路者。

秀植登中禁,灵根记大方。纤枝乘十雨,劲节誓千霜。

云干仍稠直,烟华稍郁苍。绿阴疏未合,翠鬣俨相望。

育质从新甫,标名压豫章。三休依宝构,一溉引天潢。

瑞露通晨浥,灵风绕夜翔。蠹蟫惊阁熏,啼狖忆岩光。

地惠覃行苇,人情乐树杨。保无禽鹿践,知免斧斤伤。

远势兴毫末,孤标出众芳。寒葭宁可倚,幽草固难藏。

庭鹤宜留侧,台乌莫近傍。未经鸾隐叶,不使麝居香。

松操同凌雪,葵心共向阳。故情存涧壑,生意属池隍。

昼景斜临石,禅机俯映堂。颂传商庙桷,材入汉家梁。

此世隆三代,何时构九房。瑰姿天所产,工度未应忘。

掉头自爱逢人言,卖卜何疑趁市喧。风日西山还有蕨,蒿莱金谷已无园。

颇知公议定千载,肯信头衔光九原。甫里几年閒老子,扶摇一羽入云掀。

砥柱西倾朔野宽,鱼龙掀舞去漫漫。润蒸霏雾一川暗,怒激惊风千里寒。

九折势须回故道,三山天为障狂澜。寻源不作乘槎计,沧海他年一钓竿。

二林消息已千年,戏向池中种白莲。昨夜秋香逐霜雪,又看莲子藕如船。

出尘同结逍遥伴。更不争长短。自有元初真容面。增延福寿,妙通玄奥,品位重迁换。静调龙虎常交战。灵宝攒心转。四大光明同一炼。升烟降雾,电驰雷震,瞥地神童现。

又春帆带雨,暮角春寒,梦远吴天。拟伴梅花住,柰征尘点鬓,不似当年。

翠尊甚时重照,落月屋梁边。有多少离情,啼莺不语,江柳摇烟。

飞仙。渺何许,怕说与依依,归燕堂前。满目风光换,只青袍草色,漂泊谁怜。

但凭鲤鱼潮信,珍重递吟笺。想蝶扑帘栊,愁春未醒人倦眠。

中秋谓无酒,忽有携酒者。
联翩二三客,柴门系嘶马。
膨脝两大瓮,待月列堂下。
空庭碧天天阔,秋色极潇洒。
皓魄初未出,稍觉云暗野。
须臾冰团挂,细字可读写。
琵琶拨旁行,此曲岂和寡。
村伎杂南北,焉有容色冶。
老夫但满饮,不复记杯斝。
嘲诙颇恶剧,罚筹不吾舍。
自从历丧乱,万事付苟且。
应接日纷糅,口耳似聋哑。
久旱百谷死,心望时雨泻。
虽逢芳醑溢,更着纖指把。
丈夫忽有念,外物皆土苴。
客去欲夜半,一笑真醉也。
万里南来日,惟君意最亲。
浑如相识旧,殊异白头新。
一别遽千古,九衢空万人。
道乡虽有子,不使继清尘。
山中茅屋好,况复竹篱新。
一迳往来客,万山迎送人。
叶殷浑欲染,冬暖却疑春。
近得幽栖地,时来岸角巾。

九秋时节近重阳,一别三年枉断肠。问我诸姑及伯姊,喜从客邸返家乡。

贪谈近事忘朝栉,互诉相思怯夜凉。聚首方新又言别,可怜分袂太仓皇。

飘然庐岳去,破衲共枯藤。此地山林胜,令人肌骨清。

莲开千柄雪,瀑挂一条冰。五老如相见,烦君为寄声。

微雨鹭翘艇,夕阳人倚楼。

新秋揽辔问皇华,眼底秋光万里赊。纂纂枝头垂枣实,毵毵阶下点杨花。

四窗云影回天霁,一曲蝉声送日斜。喜向凉飙洗怀抱,邮亭过客不须嗟。

烛下银塘流水长,马前山色晓苍苍。
朱楼未灭山河影,碧城已动晨曦光。
鸡唱悠悠度禁邸,萤飞点点刺衣裳。
三年游子离乡思,阊阖门高露早凉。
搭一只手,挥三尺铁。
天下衲僧,望风胆裂。
岂料丰干院里撞著个匾头魔孽,尽把家私俱漏洩。
却向玉融侧童峰前,对人点胸,
背地吐舌。

水边一听白铜鞮,高堰槐阴路欲迷。近郭小儿休拍手,驿亭人向万山西。

大呼高帝出城闉,三百年来此一身。帐下投醪多战士,军前拔帜是孤臣。

裹尸不愧真男子,擐甲曾闻有妇人。若使将军犹未死,彗芒那敢近中宸!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