缀古诗语送无斁弟赴举

鲜民之生,靡瞻匪父。
母氏劬劳,宁不我顾。
兄弟无远,惟予与女。
执子之手,此夕何夕。
我心蕴结兮,嗟予弟行役。
二之日栗烈,飘风发发。
子之清扬,麻衣如雪。
载驰载驱,出宿于干。
揆之以日,体无咎言。
既差我马,远送于野。
敦彼独宿,于林之下。
无衣无褐,不念昔者。
陟彼高冈,或降于阿。
瞻望弗及,独寐晤歌。
展转反侧,不平谓何。
显允君子,洵美且异。
温其如玉,干禄岂弟。
春日载阳,薇亦作止。
睍睆黄鸟,嘤其鸣矣。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君到吴山我夏城,山斋寂寞砚生冰。每逢夜雨成新恨,伫望停云寄远情。

去馆旧书今暂束,閒门无客昼长扃。年来病废知何用,拟结江湖鸥鹭盟。

暖泉宫里告虔回,略避红尘小宴开。落絮已随流水去,
啼莺还傍夕阳来。草能缘岸侵罗荐,花不容枝蘸玉杯。
莫讶诸生中独醉,感恩伤别正难裁。
不见安期悔上楼,寂寥人对鹭鸶愁。
芦花雨急江烟暝,何处潺潺独棹舟。

片帆开。又上西水向崧台。想像当年,羽幢东驻,作蓬莱。

宫槐。接天街。纷纷银烛早朝催。无端白面年少,出师书奏意酸哀。

五岭天险,无人分戌,控弦一夕潜来。为萧蔷变起。

钩党相角,朝士惊骀。

龙舸夜动喧豗。三两扈从,报国少涓埃。三宫苦、筑阳漂泊,桂角摧颓。

正衔枚,爨僰一路迟回。六诏喜仗雄才。晋王再造,惠国重兴,稍作屯难云雷。

又苦遭凶逆,为雠羽翼,作祸胚胎。四引楼兰铁骑,度金沙、血战磨盘开。

寄命缅甸凄凉,六军愧裂,鱼服辞填海。念龙饥、谁与文君块。

空呕血、诸葛时乖。又命屯、玉步难恢。恨凶渠。逼胁上云堆。

自重华逝,苍梧痛哭,血泪成灰。

昔年陪宴上岷台,一听新歌一举杯。此会如今嗟已矣,拟将何调寄馀哀。

马虺隤,牛觳觫,山行萦纡车轣辘。路旁指点是官人,老矣一翁双鬓秃。

汝牛幸可耕,汝马幸可骑,有此可载琴书归。胡为奔走东西道,白发刁骚被人笑。

雨歇留蒸湿,明来得翳凉。
双嬉鱼欲动,万个竹添长。
景到烦诗答,叹多厄日忙。
兹游端胜绝,不是学高阳。

青青杞菊遍江庄,隐者盘餐意不忘。蓑笠尚留垂钓石,茅茨重覆读书堂。

坐深村落成幽赏,行入禅扃有妙香。回首城门车马迹,不堪尘事热中肠。

荆河惟豫州,厥赋实第二。汝南天之中,亦属中上地。

漆丝既繁兴,纤絮以时致。洎乎井牧荒,农民乃多事。

或为旱潦侵,或因兵燹弃。阡陌纷错陈,沟洫久废置。

朝廷重稼穑,特设牧民吏。厚以赐复恩,重以荒田议。

匪惟念民依,亦将收地利。岂知群有司,相视等儿戏。

荆榛翳丘陇,瓦砾罗市肆。我欲呼流民,裹粮千里至。

相彼高下田,畀以耕耘器。播谷居其始,种菽及其次。

三时课晴雨,岂曰非善智。惜非劝农官,怀此终何试。

老鹤玄猿伴采芝,有时长叹独移时。
翠娥红粉婵娟剑,杀尽世人人不知。
严霜十二月,鸡鸣思远道。
远道方迢迢,客行何草草。
朅从汴水来,复鼓秦淮棹。
秦淮梅柳树,物色今年早。

碧蟾偷弄梧桐影。屈戍霜华冷。玉人何处夜烧香。记取画栏西转曲池傍。

别来瘦损腰如削。还忆花前约。此生无刻不关情。最是兰膏欲灺酒初醒。

玉河寒溜隔桥鸣,共立桥边恰五更。逸鸟岂能粘以网,化虫犹自挶于茎。

道乡居士何年定,少室山人此日成。老马似知离别意,徘徊柳下到天明。

冉冉霜华鬓已丝,一年几见好花枝。箧中诗就吟难稳,醉里杯宽酒不辞。

浮世祗今成落拓,间情终古写相思。纷纷眼底皆余子,未识何人是可儿。

根埋山骨几百载,但怪生物偏有私。春前受气地犹冷,雪里暗开人未知。

自将孤石比坚性,不与众木争芳姿。惆怅无言为真赏,栏干独倚觉多时。

旭日始启旦,鸟声出烟萝。
草堂检春事,花落风檐多。

翩彼飞鸮集泮林,八千椿算翠森森。华封晋祝麦邱颂,是采芝图嗣旧音。

汉家新乐舞云翘,酒醒丁沽万里潮。尺二嫚书鸣狗彘,五千栖甲卷蝉貂。

当关已哭归元将,抗疏犹争辨色朝。几宿贤良门下直,落槐如雨送吟飙。

淇澳茅庐仅一间,宛如乘棹竹溪湾。芙蓉秋水三千顷,翠黛春风十二鬟。

凤管制来遗谱在,渔竿归去钓丝閒。湘滨已有沿洄约,六逸清风信可攀。

风檐燕引五六子,露井榴开三四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