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钱申伯病起二首

一室维摩老,长年法喜游。
苦心翻贝叶,痴坐写蝇头。
可是文园病,何堪杞国忧。
我知公健在,骨相合封侯。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闻说海棠开尽了。怎生得、夜来一笑。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问有愁多少。
小园闭门春枝枝。禁不得、瘦腰如袅。豆蔻浓时,酴醿香处,试把菱花照。
玉筹扦银河,红裙蔈碧波。
更行三五步,浸著老僧窠。

芝兰桃李环围著。拥和气、浮帘幕。寿斝交飞争满酌。

一声珠串,数敲牙板,应有梁尘飞。

腰金虽重何曾觉。更看悬鱼上麟阁。不用祖洲寻灵药。

平时阴德,几人今日,额手称安乐。

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昏黄。
更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
曾门尝佐虎头州,济美人犹羡督邮。
三仕今看孙又子,会持麾节继前修。
闭门经史自优游,气宇凌凌上斗牛。
从政逝将驱鸟鼠,传家那肯堕箕裘。
人间端欲挥银笔,天上俄闻记玉楼。
山北山南何处问,翩翩丹旐舞残秋。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
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二月鸿书发豫章,到来春兴日能长。宦情转借中山箧,诗句犹含右省香。

海内故人元落落,江南秋色正苍苍。遥知相忆登高处,更过陶家醉不妨。

竟日看遥岫,经旬闭窈扉。烟霞曾共宿,清梦每同飞。

情。不识他从何处生。相逢处,但觉惹人疼。

泪洒江干,添几尺、桃花春涨。想别后、篷窗千里,布帆无恙。

忽寄短书看未了,重挑离恨眉尖上。感君情、缕缕几千言,江鱼饷。

忆昨岁,萍踪漾。恰相遇,同欢唱,更吹箫市里,垆头沽酿。

玩世吾从方朔醉,登山君觅卢敖杖。到而今、去住总飘零,真无状。

虚阁留仙,孤檠衔梦,旧欢忍问槐柯。寥落羁魂,踟躇遥夜,半输初泛金波。

未圆先缺,最愁见、亭亭素娥。残霞吹尽,南北高峰,依约双螺。

秋衾信宿烟萝。已蜕吴蚕,犹恋修蛾。天际含颦,云中飞佩,更堪此日离歌。

砌蛩吟苦,替人唤、樽前奈何。相怜无计,看取青衫,泣下谁多。

记得曲江边,长安逸辔联。浮沈忽廿载,斑白共衰年。

秦晋官相近,荆吴思久悬。莫嫌云树隔,书问塞鸿便。

沧江病里逢南至,化国欣看日线长。未堪取醉酬佳节,恐碍垂貂梦紫皇。

吾家歙石锋芒出,不但挫墨亦挫笔。
老懒作事苦不多,一笔才供两三日。
近知沈子艺希有,洗择圆齐易入手。
不论兔颖与羊毛,染墨试之能耐久。
礼乐三千成昨梦。秃笔何止十八瓮。
长枪大剑正当时,毛锥子者直安用。
金渊万家籍百儒,学书用笔人岂无。
管城欲重连城价,请攜椽笔游江湖。
吴楚风光美甚都,好雕肝肾细扪摹。
还家若问东西事,为举新诗当画图。

五马专城旧著勋,词坛况复雅能文。高淩石室千层峻,清切端溪一派分。

但有君恩酬湛露,不须亲舍忆停云。何如满酌流霞日,奏入神明陆使君。

弧矢重悬旧礼仪,郎君又产玉麟儿。便烦着眼从头看,的似徐卿二子奇。

此地吴王旧市朝,空遗衰柳日萧萧。
行人不用频回首,炀帝宫前更寂寥。

暮雨霏霏春漠漠,风断残丝上阿阁。洛阳娇儿阿落家,绣户深栊垂罗幕。

垂杨映户金铺鸣,海燕差池梨花落。王孙有情归不得,岸草江花送春色。

春尽秋来无与同,空戏残丝泪盈臆。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