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俨(918—960)字望之,蓟州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人,窦燕山次子。后晋天福六年(941)举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各朝,屡任史官。后晋时,定朝会乐章、二舞及鼓吹十二案。后周初,修后晋高祖,少帝和后汉高祖《三朝实录》。后周显德四年(957),俨上疏陈“礼、乐、刑、政、劝农、经武”治国六纲之言,周世宗纳之。北宋建隆元年(960),任礼部侍郎,奉旨撰定祠祀乐章、宗庙谥号。俨一生著有《周正乐》一二O卷,文集七O卷。
瓮头喷液处,盏面起花时。有客来相访,通名曰伏羲。
曾于桑梓立奇功,一策全教寇技穷。此去更搜囊底智,希文兵甲在胸中。
高阁凌云眼界宽,野烟碧树有无间。天边孤鸟飞不尽,陌上行人殊未还。
魏国几回时事改,汴堤千古夕阳閒。愁来重倚阑干望,崧少西头是故山。
河池环绕尽皆山,叠嶂层峦莫可攀。问及智州人不识,名山虚列地图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