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银河冻裂明月哭,君胡独抱浮云宿。我遣明月坐君屋,屋下浮云乱相逐。
纵有仙人渡银河,明月不出君柰何。为君呼月还上天,君胡不来愁婵娟。
神山眇何许,欲往不可求。焦公栖隐处,溯沿成后游。
众木生夏寒,绝壁衔僧楼。绿阴下无地,江影如雕锼。
移来天外帆,淼皛胡豆洲。一窗纳万里,波远斜阳收。
禁足花幢古,摄衣筱坞幽。他时风雨至,或见飞龙湫。
劳君轩佩问荆扉,客里相逢思转迷。芳草断云惊别久,青山明月旧游非。
瀛洲迢递愁中望,海树苍茫鸟外微。别后思君何处是,荒原残日草依依。
昨遇天童僧,遂至天童寺。天风塔铃语,行行度岭次。
有松万株竹万竿,到眼先识天童山。苍龙起立高秉笏,翠凤绕护飞鸣环。
寺前潭蛟睡不醒,千年忽改山门影。古衲强被茀林装,设教谁能分象景。
高殿广庑为稻场,户牖处处开蜂房。枯眉时遇骆驼坐,小几独焚知见香。
见佛良易见僧难,永嘉难参一宿禅。诸天龙象不可致,邂逅胜地空流连。
沧流浩浩无归处,维提绝纽谁龙树。未暇盛衰论佛门,早惊溃决摧天柱。
渊明黄唐喟世更,康乐湖海怜平生。残年欲遇寒山语,一枕松风梦国清。
三纪光阴疾若驰,一身孤宦亦逶迤。人疑碌碌非奇节,谁信嚣嚣足有为。
白发精神怜晚景,青云志气慊卑枝。门阑此日蒙优遇,可是囊中颖脱时。
睢阳三绝从来传,坡仙铁杖为之先。宋朝四美岂易得,地君神器称手贤。
了然居士隐洛瀍,读书好古有积年。擒龙捉日获二宝,宝之凿栋屋壁穿。
龙庭万里叠山川,欲来馈我嗟无缘。将夺固与此理玄,慇勤携赠陈与田。
陈田今岁来朝天,惠然出赐穹庐前。乌虬入手苍壁悬,恍然遗世如登仙。
长蛟倚壁光娟娟,鳞介欲生如蜿蜒。澄澄秋月莹朝镜,须臾洗尽余腥膻。
足方法地顶法乾,四十五节松柏坚。七尺乌金三十两,微簧瑟瑟鸣哀蝉。
云顶纤纤空腹圆,十三玉柱鸿翩翩。耽耽云坐踞猛虎,岩岩山口双双弦。
铁君伴我游林泉,足疾顿减冲云烟。临风三弄碎琼玉,清商秋水声涓涓。
安仁得此如临渊,子聃求杖不惜钱。湛然坐受匪劳力,不胜其服心胡然。
西方讽我求终焉,故令二友相招延。抱桐扶杖闾山巅,举觞笑咏秋风边。
百年湖海气,得初效,处囊锥。更绿鬓朱颜,雄姿英发,光射征衣。
大夫喜伸知己,感宸恩深重此身微。虎节才辞北阙,丹诚已落东垂。
中天雨露彻偏裨。只欠海诸夷。好敷悉丁宁,殷勤感悟,立解疑危。
边隔普沾王化,便细心怀德径来威。一降功名事了,清御史册腾辉。
五玉既献。三帛是荐。尔公尔侯。鸣玉华殿。皇皇圣后。降礼南面。
元首纳嘉礼。万邦同欢愿。休哉。君臣嘉燕。建五旗。列四县。
乐有文。礼无倦。融皇风。穷一变。
宇内甚旷远,日月一何速。久别十余年,容颜易昔夙。
把酒话浮沈,世事良反覆。感君云霄客,谆谆念朴?。
薄才安蹇劣,非能爱林麓。况值愁病侵,甘心学草木。
所恃有故人,脱蓑方秉轴。立贤遍远迩,造我苍生福。
四海息兵荒,野老乐耕读。转瞬功成时,偕手说蕉鹿。
分符潮郡自神京,三载春风满十城。共戴黄堂瞻玉节,重逢华诞降昴精。
千秋椿色凌霜雪,閤郡霞觞舞凤笙。海屋筹添从此始,直班姬召佐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