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二十年前李节筝,吴郎今有陇西生。陇山鹦鹉陇头水,散作歌喉窈窕声。
天开朱岳奠炎方,地入南溟接大荒。使者肃修时典礼,神明宜护国封疆。
仙台云散峰峦碧,瘴岭春回草木香。珍重词臣致诚祷,愿消昏疠降休祥。
雨僽风僝暗结愁,落花衔怨赴东流。红颜不待卢郎老,付与文君共白头。
来时船疾不曾登,去日星飞又促行。径为诸公暂留别,四更烧烛看题名。
辽海风波偃将旗,狂奴操刀弄潢池。游鱼釜热应难久,缚虎笼深恨不支。
营垒十年空节钺,羽书千遍乞王师。请缨有志长沾臆,击节终军喜尔为。
积铁立千仞,行人堕苍黑。危风动山根,侧见雷雨人。
阴崖闭长廊,鬼火白日出。视听惊心魂,峰峦俯突兀。
微涓滴松枝,清响久寂历。爱兹丛薄深,栖迟慰晨夕。
庶不孤愿言,超然慕畴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