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二月三月雨晴初,舍南舍北唯平芜。前欢入望盈千恨,
胜景牵心非一途。日照神堂入啄木,风含社树叫提壶。
行看旦夕梨霜发,犹有山寒伤酒垆。
对垂弧、引觞一笑,凄凉薄分天赋。丁年驰骛弓刀后,报国孤忠自许。堪叹处。今老矣,强颜犹踵邯郸步。安能远举。谩目送征鸿,梦劳胡蝶,无计便归去。
清闲禄,旧说天公靳予。何时松菊村墅。生非燕颔鸢肩相,岂是觚棱鹓鹭。收拾取。休直似、文渊定远空怀土。阿戎可语。待乞得身还,屏伊世累,甘受作诗苦。
碧瓦朱甍紫翠深。玻璃屏障里,锦为城。子胥英爽海涛横。玉堂人,于此劝春耕。
五月政当成。岩廊将去路,肯留行。江山雄胜为公倾。公惜醉,风月若为情。
乱峰碎石金牛路,过客应骑铁马行。白日欲斜催后乘,
青云何处问前程。飞蝇一一皆先去,度鸟双双亦远鸣。
蹇步不唯伤旅思,此中兼见宦途情。
岭日开寒雾,湖光荡霁华。风乌摇径柳,水蝶恋幽花。
蜀国地西极,吴门天一涯。轻舟栏下去,点点入湘霞。
高秋凭远槛,万里看新晴。重雾披天急,千云触石轻。
湖山四五点,湘雁两三声。遥想潘园里,琴尊兴转清。

误怀手版应弓招,汩汩尘容葆鬓凋。潘拙本无乡曲誉,嵇驽偏恃母兄骄。

雨畦菘叶晨羞薄,风灶茶烟午睡销。纵到北山堪自笑,春萝秋桂久寥寥。

故岁东南客,新来西北飞。
声迷江月老,阵入塞云稀。
远恨抛书素,馀音付玉徽。
行人落君后,搔首未成归。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财利激于衷,喜怒见于頄。
生杀在于手,与夺指于颐。
戾不殊冰炭,和不侔埙篪。
义不及朋友,情不通夫妻。
珠玉出怀袖,龙蛇走肝脾。
金汤起樽俎,剑戟交幈帏。
白昼役鬼神,平地蟠蛟螭。
空江响雷雹,陆海诛鲸鲵。
寒暑同舒惨,昏明共蔽亏。
山河灿於地,星斗会璇玑。
因睹输赢势,翻惊宠辱蹊。
高卑易裁制,返覆难拘羁。
心迹既一判,利害不两提。
卷舒当要会,取舍在须斯。
智者伤于诈,信者失于椎。
真伪之相杂,名实之都隳。
得者失之本,福为祸之梯。
乾坤支作讼,离坎变成睽。
弧矢相凌犯,言辞共诋欺。
何尝无胜负,未始绝兴衰。
前日之所是,今日之或非。
今日之所强,明日之或羸。
以古观后世,终天露端倪。
以今观往昔,何止乎庖牺。
尧舜行揖让,四凶犹趄趑。
汤武援干戈,三老诚有讥。
虽臯陶陈谟,而伊周献规。
曾未免矣夫,療骨而伤肌。
仁为名所败,义为利所挤。
治乱不自已,因革徒从宜。
与贤不与子,贤愚生瑕玼。
与子不与贤,子孙生疮痍。
或苗民逆命,或有扈阻威。
或羿浞起釁,或管蔡造疑。
或商人征葛,或周人乘黎。
或鸣条振旅,或牧野搴旗。
灼见夏台日,曾照升自陑。
安知羑里月,不照逾孟师。
厉王奔于彘,幽王死于骊。
平王迁于洛,赧王败于伊。
或盟于召陵,或会于黄池。
或战于长岸,或弑于乾谿。
或入于鄢郢,或栖于会稽。
或屠于大梁,或入于临淄。
五霸共吞噬,七雄相鞭笞。
暴秦灭六国,楚汉决雄雌。
天尽于有日,地极于无涯。
遐尔都包括,纵横悉指挥。
井田方奕奕,兵甲正累累。
易之以阡陌,画之以效畿。
销之以锋谪,焚之以书诗。
罢侯以置守,强幹而弱枝。
重兵栖上郡,长城惭边陲。
自谓磐石固,万世无已而。
回天于指掌,割地于阶墀。
视入若蝼蚁,用财如沙泥。
阿房宫未毕,祖龙车至戏。
骊山卒未放,陈涉兵自蕲。
灞上心非浅,鸿门气正滋。
咸阳起烟焰,南郑奋熊罴。
人鬼同交错,风云共惨凄。
项强刘未胜,得鹿莫知谁。
约法三章在,收兵五国随。
庙堂成筭重,帷幄坐筹奇。
广武貔貅怒,鸿沟虎豹饥。
荥阳留纪信,垓下别虞姬。
三傑才方展,千年运正熙。
山川旧形胜,日月新光辉。
正朔承三统,车书混四维。
方隅无割据,穷僻有羁縻。
后族争行日,军分南北司。
当时无佐命,何以救顛隮。
百战方全日,长兵震天垂。
岂知巫蛊事,祸起刘屈氂。
冢宰司衡日,重明正渺瀰。
见危能致命,无忝寄孤遗。
剧贼欺孤日,行同狐与狸。
宫中凌寡妇,殿上逐婴儿。
龙战知何所,冰坚正在兹。
溃堤虽患水,禦水敢忘堤。
东汉重晞日,昆阳屋瓦飞。
幽忧新室鬼,狼籍渐台屍。
鄗邑追隆准,新安扫赤眉。
再逢火德王,复睹汉官仪。
窦邓缘中馈,阎梁挟牝鸡。
经何功殆尽,至董业都糜。
河洛少烟火,京都多蒿藜。
长天有鸟度,白骨无人悲。
城有隍须复,羊无血可刲。
大厦之将颠,非一木可支,
孟德提先手,仲谋藉世资。
玄德志不遂,竟终于涕洟。
西晋尚清谈,大计悬品题。
妇人执国命,骨肉生疠疵。
二主蒙霜露,五胡犯鼎彝。
世无管夷吾,令人重歔欷。
广陌羌塵合,中州胡马嘶。
龙光射牛斗,日影化虹蜺。
闢草来洛汭,墾田趋江湄。
二百有四年,方驾而并驰。
东晋分南尾,时或产灵芝。
凡经五改命,至陈卒昌隋。
国破西风暮,城荒春草萋。
长江空满目,行客浪沾衣。
后魏开北首,孝文几缉绥。
河阴旋有变,国分为东西。
尔朱夺高氏,宇文灭北齐。
及隋始并陈,四海为藩篱。
泛忭公私匮,征辽士卒疲。
有身皆厌苦,无口不嗟咨。
处处称年号,人人思乱离。
中原未有主,谁识非鹿麋。
千一难知日,天人相与期。
龙腾则云霭,虎步则风凄。
母后专朝日,相仍絮宫闱。
可差恒彦范,不杀武三民。
绣岭喧歌舞,渔阳动鼓鼙。
太平其可傲,徒罪一杨妃。
剑阁离天日,潼关漏虎貔。
两京皆覆没,九庙咸倾欹。
乐极则悲至,恩交则害携。
事无事奈何,举目谁与比。
自此藩方盛,都无臣子祗。
恃功而不朝,讨贼以为词。
各拥部兵盛,谁怜王室卑。
邀朝迁姑息,观社稷安危。
攻取非君命,诛求本自肥。
乘舆时播越,扈从或参差。
尾大知难运,鞭长岂易麾。
长奸忧必至,养虎害终贻。
国步可颠沛,君心空忸怩。
时来花烂漫,势去叶离披。
十姓分中夏,五家递通逵。
徒明星有烂,但东方未晞。
才返长芦镇,旋驱胡柳陂。
绛霄兵自取,玄武火何痴。
中渡降堪罪,栾城死可嗤。
太原朝见人,刘子夕闻啼。
事体重重别,人情旋旋移。
弃灰犹隐火,朽骨尚称龟。
谲诈多阴中,艰忧常自罹。
挠防肤革易,患救腹心迟。
语祸不旋踵,言伤浪噬脐。
欲升还陨落,将坠却扶持。
瞑眩人皆恶,康宁世共晞。
须能蠲重疾,始可谓良医。
久废田硗确,难行路险巇。
不逄真主出,何以见施为。
家国邅迍極,君臣际会稀。
上天生假手,我宋遂开基。
睿弄随方设,群豪引领归。
迄今百余载,兵革民不知。
成改须归命,兴亡自系时。
天机不常设,国手无常施。
往事都陈迹,前书略可依。
比观之博弈,不差乎毫釐。
消长天旋运,阴阳道范围。
吉凶人变化,动静事枢机。
疾走者先颠,迟茂都后萎。
与其交受害,不若两忘之。
求鱼必以筌,获兔必以罤。
得之不能忘,羊质而虎皮。
道大闻老子,才难语仲尼。
造形能自悟,当局岂忧迷。
黑白焉能浼,死生奚足猗。
应机如破的,迎刃不容丝。
勿讶傍人笑,休防冷眼窥。
既能通妙用,何必患多岐。
同道道亦得,先天天弗违。
穷理以尽性,放言而遣辞。
视外方知简,听余始识希。
大羹无以和,玄酒莫能漓。
上兵不可伐,巧历不可推。
善言不可道,逸驾不可追。
兄弟专乎爱,父子主于慈。
天下亦可授,此著不可私。

不用咨嗟怆别离,听吾持酒祝公词。少年得第人谁似,纯孝于亲里共推。

姓字已通得相梦,才名须结圣君知。岳情要在平生允,容驷高门自有期。

玉帐西来,道前是、绣衣使者。游览处、秋风鼓吹,自天而下。湘水得霜清可鉴,巫峰过雨森如画。有神仙、佳致在胸襟,真潇洒。荆州宝,元无价。夔门政,长多暇。听谈兵樽俎,百川倾泻。此日寿觞容我劝,他年枢柄还公把。趁桂花、时节去朝天,香随马。
一声远笛数声砧,月满江城夜正深。
坐据胡床爱凉思,空阶移尽桂花阴。

去年人日螺江边,今年人日在通川。故家浩荡五千里,客子骚屑心茫然。

霜芦尽解故时叶,生意斗尔归兰荃。海风如刀冰塞渡,欲航野水雪暗天。

它乡信美非吾土,香草悦魂真浪传。南冠故声祇操楚,刘章雅志惟歌田。

五秉如单费廪粟,一囊就尽持餐钱。颠毛冉冉不吾与,齿根浮动轻于翾。

小雀谁言畏死鹞,未肯屈折同杯棬。章贡直西三径在,尔来望眼欲成穿。

科桑洗竹真吾事,孰使龊龊才充员。何时解得无拘束,归钓潭头枫叶鳊。

曙色濛濛结远林,半空鸟道挂危岑。云生石洞重阴合,雨过峰峦积翠深。

揽辔观风询异俗,看山抚景动新吟。挥鞭笑指来时路,一道清风洒素襟。

日者誇八字,不绝而生生。未知了尽处,六合安能绳。

多寿人多辱,多寿人多憎。尼侨人欲杀,远大何足徵。

不如生我心,生生合天灵。即是无穷门,何必求广成。

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
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朝行太行路,夕渡巫峡水。
所至或相触,舟车竟摧毁。
人生各异面,方寸千万里。
片语苟不符,其险过于此。

对坐头俱白,愁来强欲歌。出门知己少,遇事折肱多。

海气低青嶂,年光暗绿莎。不堪妻子笑,舌在欲如何?

梁国令他魏国愁,渡江投水暗随流。虽然寸土居无动,争奈双林树半秋。

菊傲霜天梅耐雪,也同松柏后凋看。始知晚节淩霜雪,莫羡春风放牡丹。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