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计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
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
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绣壁丹梯,烟霏霭䨴。
海日初涌,照耀苍翠。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天门石扇,豁然中开。
幽崖邃谷,襞积隐埋。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古来登封,七十二主。
后来相效,纷纷如雨。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
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
鲁郊获麟,岐阳会凤。明堂既毁,闷宫兴颂。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堕山乔岳,尚被其光。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计东斗傍。
聊命偏师擒首王,始弘庙略扫穷荒。临边自将休誇汉,雪耻除凶独颂唐。
百万齐归古未及,灵州复继燕然立。已见苏尼举众来,俄看敕勒求朝入。
胡越一家事若何,未央宫内共婆娑。共婆娑,俱戎索,一自阴山斥大漠。
西北诸君长,可汗尽归天。胡无人,自此年。
始以老亲求禄养,还因亲老乞归田。儒官出处关名教,忠孝如斯两得全。
青山浮震泽,紫霭凝沧溟。既庶古吴邑,有美金昌亭。
金昌亭子碧城趾,傍临大道平如砥。象纬台窥万雉雄,阊阖门开千片绮。
垂阳绣陌春载阳,芳草朱桥满路香。甲第连云巢翡翠,人家临水扑鸳鸯。
玉楼天上近,金屋民间藏。秾彼桃李葩,映此鹦鹉觞。
茂苑郁葱茜,胥江艳花月。丽藻飞彩毫,芳尘袭罗袜。
清歌鸣凤舞惊鸿,宝树琼轩乐未穷。芙蓉散乱妆台锦,兰麝氤氲步障风。
桂醑浮波玉为馔,高堂屋壁金珠缘。虽非戚里与皇家,万户千门烂若霞。
玉帛南邻耀皎日,簪缨北里生光华。清时富贵偏多暇,少岁欢娱昼为夜。
宅中歌笑尽金张,座上风流总王谢。泽国无烦拥画轮,吴侬飞楫浪如银。
湖舸载将西子去,渚花开作馆娃春。蝉鬓宫云薄,蛾眉山月新。
为雨乍逢情易合,倾城再见价难论。由来金谷明珠贱,却笑临邛绿绮贫。
迷花醉月靡年载,相逢剩有朱颜在。长风可破月可拾,直欲扬舲泛沧海。
沧海回波不复来,拂衣高眺吴王台。吴王宫阙莽难辨,棘荆麋鹿令人猜。
棹歌犹唱乌栖曲,百花洲上蘼芜绿。一川春雨鹧鸪鸣,鹧鸪声里年华更。
身世隙驹影,富贵草头露。万物不可齐,士也何须遇。
园有桃,歌且谣。半生落魄无推择,大块与尔同逍遥。
长镵朝过买臣里,短衣暮上伯通桥。举案徒自恭,庑下竟寂寥。
不挂会稽章,空老吴门樵。
画师盘礴作笔势,写出江山数千里。崔嵬绝巘如摩空,彷佛高岩起云气。
浮云开处见山骨,紫翠重重净如洗。飞泉落涧听无声,幽谷含春如有意。
武陵此去疑不远,似有桃花出流水。隔江依柳起凉风,高窗面此云山青。
客来相对坐忘倦,似说平生遁世情。我观斯图重太息,清时谁肯终泉石。
桑弧蓬矢作男儿,竹帛千春照芳绩。君不见当年伊尹耕有莘,憣然一出安斯民。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