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有百艰,胜天惟一德。移冬以作春,视此石上柏。
节母行至高,健顺实殊特。孤嫠此门户,贻训资简策。
诸孤得其孝,母气禀自昔。交游尽英彦,声誉竞推激。
韩苏赋此画,取义各有适。子瞻称天命,终始介如石。
退之羡平地,枝干遂万尺。坚贞母以之,苏论诚不易。
吾当诵韩诗,馀庆真所积。
桑梓在何许,蔼蔼汝南村。绿丛带长薄,清川映柴门。
言别上春时,当秋始来还。禾黍一已穫,膴膴见高原。
落日樵牧归,凉风散鸡豚。登堂见邻叟,呼儿具盘飧。
依依丘中情,款款醉后言。即尔足为乐,安用乘华轩。
蹇余抱私戚,无以浣苦颜。解组访诗客,息驾依松关。
羽流所栖处,稍出阛阓间。丈室俯寒英,芳气云窗閒。
烟岫列远郊,石濑鸣清湾。览物得深趣,觞酌聊循环。
麻姑逝已久,琴高杳难攀。超摇世氛远,髣髴仙游还。
即此悟冲素,何必跻蓬山。
养心无药亦无方,动辄随缘静退藏。任尔邪风吹不去,蠲除芥子白檀香。
最忆当年,膝下承欢,春风草堂。有桃花堤畔,锦风晴灿;
游鱼潭底,翠尾悠扬。一带疏篱,千层怪石,碧映琉璃水一匡。
尤堪忆,是女为君子,学步书房。
可怜无限思量,忍轻送莺花负艳阳。记北海尊开,歌珠如垒;
东山月上,妆镜浮光。往事难忘,前因犹在,倚遍庭柯几断肠。
从今后,与登楼王粲,一样思乡。
两宋并注疏,越中出最早。后则蜀有之,沿革例了了。
今均无见者,款式讵司晓。惟建附释音,三山别离造。
黄唐跋《左传》,其语足参考。流传为十行,一线独绵藐。
胜国在南雍,修多元渐少。递变闽监毛,每次加潦草。
年来几同人,深欲白丑好。谓此已仅存,究遗乃当抱。
寓公得陈髯,志力两夭矫。尽收十一种,鸡蹠食庶饱。
閟时玉蕴椟,开处签飞漂。题咏遍名流,善颂子孙保。
阿谁负大力,悉举重梨枣。海内家一编,落叶将毋扫。
惜哉西湖局,雅志败群小。苦争自痴绝,未障狂澜倒。
眼前散云烟,隙里驰騕袅。抚函三叹息,冉冉吾其老。
西湖美人风韵奇,玉为资质冰为肌。江梅向暖开南枝,美人与之同襟期。
月香水影有妙句,横斜浮动无人知。世间凡卉不敢并,香名万古芳菲菲。
罗浮美人亦大好,笑靥盈盈破春早。明日萧条客梦醒,参横月落春光老。
怊怅松林不见人,多情翠羽空相恼。繁花乱插满头归,芳心寂寞忧心捣。
吴兴美人真可人,兴来亦写梅花真。奇奇怪怪发天趣,斯须幻出江南春。
疏花绰约有生意,鲛绡半幅无纤尘。固知佳画不易得,百年谁复藏其珍。
朝云不入梨花梦,铃阁无声画屏冻。淑态偏嫌夜雪欺,幽风不许春风动。
意态娉婷富贵羞,精魂冷落清寒共。时揩病目一摩挲,万紫千红竟何用。
山阴古多图与书,张郎自是山阴癯。平生爱画入骨髓,得此寘之座右隅。
我生亦有画梅癖,对此不觉形神俱。含丹吮墨我不如,还君此画长嗟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