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吟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佳人头上花枝映照在酒杯之中,清清的酒中倒映出一枝更加美丽的花枝。
我这一生经历了六十年的太平岁月,亲眼目睹了四朝的盛世。
况且我的筋骨还很康健,又喜逢百花盛开的芳菲时节。
看着美酒里荡漾着的花影,红光流转,面对着大好春景,怎么能不在花前醉饮然后归去!
注释
卮(zhī):酒器,容量四升,此泛指酒杯。
两世:三十年为一世。两世即六十年。
四朝:指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四代皇帝。
况复:况且又。筋骸(hái):筋骨。
那堪:更兼。芳菲:芳香而艳丽。
涵:包含。红光溜:红光从杯中流溢。
争忍:怎么舍得。

赏析

  作者热情地赞颂了那一时代,他把芳菲的春景、闲适生活和整个社会状况联系起来写,表达了内心极度的欢愉,毫无粉饰太平之嫌,写得真实、健康、开朗。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插花者即是年过花甲的作者自己。这就有一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头插花枝,饮酒为欢,花照美酒,美酒映花,鲜花与美酒,充溢于诗人的心扉。一开篇,便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了诗人那种悠然自得、圆融自乐的神态。

  诗人陶醉的原因,颔颈两联以醉歌的形式作了回答。诗人一生度过了六十年的太平岁月,亲眼见了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的盛世,再加以筋体康健,时节芳菲,老人的心遂完全被幸福涨大了。他笑眯着醉眼,看面前的酒杯。只见杯中映着花影,红光溜转,面对这花,这酒,这位处在盛世中的高龄而又健康的老人,他的一生乐事都如同被召唤到了眼前,所以痛饮到大醉方归。

  该篇与崇尚典雅的传统五、七言律诗相比,风格完全不同。它有白居易的通俗,而其实和白诗并非一路。白诗在平易中一般仍包含着高雅的意境,邵雍这类诗则表现了一种世俗的情怀。它纯用口语,顺口妥溜,吸收了民歌俚曲的因素,又略带打油诗的意味,具有一种幽默感和趣味性。

  诗格虽不甚高,但充溢着浓烈的太平和乐气氛。这种气氛的形成,固然由于内容是歌唱时康人寿,但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老人白发上插着红花,乐陶陶地对着酒杯,这一形象一开始就给诗带来一种气氛;语言节奏的流走顺畅,“花”、“酒”等字的反复回环出现,也显得和乐遂意;颈联“况复”、“那堪”等词语的运用,末联“争忍……不”的反诘句式,又都能把气氛步步向前推进,有那种“击壤而歌”的意味。对于这类诗,虽然不可能望有盛唐诗人作品的宏伟气象,但尚能近于“安闲弘阔”(《颐山诗话》评邵雍诗)。从中表现出北宋开国后“百年无事”的升平景象,以及一些人在小康中安度一生的那种心满意足的精神状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邵雍一生,历此四朝,悠游闲居,以读书、饮酒、作诗为乐事,认为人生的真谛便在于“自得”与“自乐”。这首诗便是他晚年所作的一曲太平盛世中自得其乐的醉歌。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猜你喜欢
火天无处买清风,闷发时来入梵宫。
只向方师小廊下,回看门外是樊笼。
吴王醉处十馀里,照野拂衣今正繁。经雨不随山鸟散,
倚风疑共路人言。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
欲寄所思无好信,为人惆怅又黄昏。
掩朱扉,钩翠箔,满院莺声春寂寞。匀粉泪,恨檀郎,
一去不归花又落¤
对斜晖,临小阁,前事岂堪重想著。金带冷,画屏幽,
宝帐慵熏兰麝薄。

山空兮,狗不吠、鸡不啼。马胡来兮,踯躅而悲嘶。吁嗟天马警余兮,以徙余敢宁止。

和愁凭。槛曲冷、迤逦斜阳影。凄迷一角残山,心事遥天催暝。

飞鸿送响,惊独客、空堂山初醒。飐清霜、几叶宫槐,乱鸦如墨栖定。

谁念旧日神州,看青暗、齐烟九点寒凝。清渭东流无消息,衰泪与、银瓶水迸。

长歌断、悲风自发,正尘黯、铜驼泣露梗。问柴桑、甚日归来,就荒空忆三径。

谁遣孤标最晚芳,寒蜂冷蝶尚能狂。不禁清瘦西风紧,薄洗铅华晓露香。

照影一樽聊作伴,诛茅三径莫相忘。他年载酒能来否,相见悬知话更长。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棘寺官初罢,梁园静掩扉。春深颜子巷,花映老莱衣。
谈史曾无滞,攻书已造微。即膺新宠命,称庆向庭闱。

二生相逢妾换马,我今真成酒易茶。腐肠销膏亦可戒,与子服雾飧朝霞。

分风为二,擘流为两。

平沙倒树涌溪云,目极东南路不分。昨日桑田今已矣,荷锄空负一春耘。

游遍西南转法轮,归来挂锡旧溪滨。
师心皎皎潭中月,世俗悠悠几上尘。
白雪眉毫俱晚暮,碧云章句独清新。
近来素壁皆图像,如满联成七老人。

青天寥廓行白云,一时夕景开晴曛。清风院宇荡炎燠,高枝鸟雀鸣欢忻。

我坐花前北檐下,仰天看云心欲驾。虚空燕举掠微茫,须臾月出溪昏夜。

黄金宝殿丽岧峣,西来诸山锦障朝。时雨时晴盛王理,殷勤仰止唐虞遥。

宦清只有著书忙,六馆归时客满堂。
芍药待吟班已峻,梅花曾赋笔犹香。
夜瞻北斗星河近,晴倚冬梅岭树长。
别日未深情不浅,雪风吹老孟襄阳。

牙门置酒宴公卿,锦纛雕鞍命北征。缚裤健儿谁转战,借筹策士总虚名。

百年洛蜀关时运,六代烟花兆甲兵。击楫中流无限恨,夜阑欹枕听江声。

春雨鸣布谷,士膏三月足。
举趾事兴耕,竟亩水云绿。
先生万古名何用,博士三年冗不治。
孤锡依京寺,诗愁上鬓新。
迹离三辅晚,梦落九江频。
草入松根井,磬通花外邻。
重来知未倦,间趣自相亲。
崔颢曾题黄鹤楼,上头春色少人游。
清香已逐残春去,无限狂蜂恋不休。

行路徒嗟,归与难赋,此去何之。忆窗棂侧畔,梅花已雪,阑干左右,杨柳堪丝。

数幅烟霞,满床书卷,魂梦安排在几时。还自笑,总闲抛好月,空负新诗。

如今唤醒相思。切莫要灯前唱旧词。尽冷雪一肩,宝刀尺尺,暖云千里,美酒卮卮。

竹杖携将,芒鞋踏遍,山水风流十万赀。春游饱,再茅檐故国,坐老于斯。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