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丰城王少府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
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猜你喜欢

芭蕉叶密柿阴浓,散发西窗到晚钟。霹雳一声三尺水,旱天方信有真龙。

着意寻芳已自迟。可堪容易送春归。酒阑无奈思依依。
杨柳小桥人远别,梨花深巷月斜辉,此情惟我与君知。
暖辞云谷背残阳,飞下东风翅渐长。却笑金笼是羁绊,
岂知瑶草正芬芳。晓逢溪雨投红树,晚啭宫楼泣旧妆。
何事离人不堪听,灞桥斜日袅垂杨。

重门闭也,天涯何处,一枝横笛。只隔红墙,吹得柳丝无力。

栖鸦不管销魂况,犹带夕阳颜色。又恹恹,睡起炉香烧罢,玉阶闲立。

怅年来病里,嫌寒怯暖,负了许多佳日。转眼重阳,尚恐雨晴难必。

流光容易抛人去,谁见柱移瑶瑟。便寻思,二十五条弦上,已过三七。

居诸长送古今人,未必青娥解怨颦。满目空劳悲往事,伤心不忍付残春。

苦遭射蜮须中弩,自失昏骊颔下珍。所恃来风销畏日,岂容鸣鴂罢芳晨。

觅个柔乡寄此生,风流天付与卿卿。直教眉眼能传语,可待诗篇为定情。

双脸断红眉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高情不喜铅华御,未是全防妒眼惊。

梦寐锡宸衷,台衡属上公。苍生安石在,衮职仲山工。

万壑深沧海,繁星烂碧空。兵戈今老去,逖矣哲人风。

聚散何如水上沤,君行朔漠我东州。三年风雨同为客,一日江湖各问舟。

古木残阳栖短景,清琴凉月照高秋。燕山驿路四千里,归梦还能到此不。

秋声已策策,行役敢迟迟,
潦涨流偏急,舟横岸自移。
披襟从露浥,揽辔觉神疲。
晓入邯郸道,黄粱熟未知。
谈拂风前竖,吟藤月下挑。
是非姑且置,来往不为遥。
蚁瓮营新漉,貂裘补旧硝。
聊同小隐隐,未用大招招。
磊落元始祖,英名出天然。
继统一海内,彬彬任才贤。
偃武重斯文,生民皆息肩。
从容颇中道,暗合如有传。
胡俗思改易,华风未能全。
文统与桑哥,相继专威权。
兹诚损盛德,诛殛断弗怜。
贻谋计亦疏,国运无百年。

凤翼象参差,清音真妙绝。鹤背载刚风,缑山弄明月。

人爱山居好,何如此际便。家规仍小异,幽致更超然。

暮霭映高树,柴扉绕细泉。新图不可再,展阅忆唐贤。

一发无崇冈,一掌无大陆。美哉洵吉林,得地皆灌木。

木生太古阅世频,有若鼻祖见耳孙。号为窝集钜细别,兹山绝特尤离群。

傍厓谁辟土囊口,巨灵前驱五丁后。密荫翩疑鸾鹄停,缪枝瘦似蛟蛇走。

尔时霜气渲红青,倪黄小稿无能名。又如拥涂万斿纛,灵威护辇良可徵。

清音上度迦陵鸟,遥光下发岱舆草。脱叶罗疏讶雨花,马头乱点人争道。

虚翠沾衣不知处,檐卜优昙本无树。两丸日月东复西,溟濛一气惟仙雾。

春秋八千孰推此,众香国拟无遮比。不材木植何有乡,大海微沤能著几。

就中松塔多离奇,巍巍七级知谁为。尽斫根柯求粟粒,落实弃材奚取斯。

出山共诧须眉清,袖中谡谡天风声。佳境目食苦难写,龌龊空惭拾橡行。

山色炤西津,重来不出旬。虽言爱云石,只欲远风尘。

泉水寒如昨,松花晚作春。九龙俱稳卧,去去莫攀鳞。

修竹生烟晚逗阴,翠罗香袖怯寒侵。
恨同社燕身为客,怕剥秋莲苦在心。
支公信高逸,久向山林住。时将孙许游,岂以形骸遇。
幸辞天子诏,复览名臣疏。西晋尚虚无,南朝久沦误。
因谈老庄意,乃尽逍遥趣。谁为竹林贤,风流相比附。
石城松柏锁烟霞。

一夕三年别,疏镫话旧游。长征还带剑,远望欲登楼。

月落青山夜,云回紫塞秋。故乡何处是,此地即并州。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