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废观

青幛倚丹田,荒凉数百年。独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
药败金炉火,苔昏玉女泉。岁时无壁画,朝夕有阶烟。
花柳三春节,江山四望悬。悠然出尘网,从此狎神仙。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猜你喜欢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
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暗欲断,万井寂无喧。
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
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如今老病,归守茂陵园。
西郭天泉里,依依得旧游。
绮罗红芰晓,丝管万蝉秋。
柳碍秋千陌,萍枕祓褉舟。
华年勿复道,谁为驻东流。

灵山相别已多年,重把圆光信有缘。愧我天涯真断梗,喜君居处似诸天。

元无浮世多般事,只说我家一味禅。软语绸缪霜夜永,停灯温火共留连。

送人归后酒醒时,睡不稳、衾翻翠缕。应将别泪洒西风,尽化作、断肠夜雨。
卸帆浦溆。一种恓惶两处。寻思却是我无情,便不解、寄将梦去。
江乡霜后饱珍肴,万里持来仅带糟。
虽惜横戈酣白蚁,尚知解甲护红膏。
开樽祗觉牵归兴,作赋犹当继老饕。
油幕晚寒梅影静,亟持大白荐双鳌。
藤枕频移触画屏,无憀滋味厌残更。
寒鸡且道贪眠著,窗纸如何不肯明。

明月几时有,人间何事无。倾城顾形影,壮士抚头颅。

方寸谁堪比,深宵我共孤。感君行乐处,分照及蓬庐。

乱后江山但夕阳,边尘千里接荆襄。三军岁暮归无日,一夕天寒卧有霜。

白草不堪多战骨,黄云何处少沙场。深闺梦里人谁在,咫尺龙堆是故乡。

何事采三秀,清时歌考槃。缅怀长林子,荷衣而鹖冠。

坠露当朝饮,落英为夜餐。清冷衣池水,一吸无留残。

嗟尔郢中思,徒劳抱琴弹。唯应褰芳者,可以同岁寒。

雪后相看意更深,摩挲拄杖过溪寻。含情似领岁寒约,料峭东风不易禁。

久病精神减,无心问物华。目昏看字误,腕弱作书斜。

小径馀残菊,凉烟点暮鸦。萧萧衰柳叶,历乱打窗纱。

珠林数点露栖鸦,伫待纤阿御玉车。迟客溪头回钓艇,探春驴背见梅花。

翱翔白凤溪中阙,缥缈瑶台海上家。大地河山成坦荡,漫劳临路泣三叉。

送君之曲阜,鲁殿谒灵光。琴瑟歌清庙,衣冠拜素王。

采芹临上邑,释菜得升堂。文字看科斗,箫韶鸣凤凰。

吟坛常倚杏,射圃必穿杨。听雨泮池曲,舞雩沂水傍。

桧围宫树暗,花覆苑苔香。东鲁诸生喜,西风一鹗翔。

赠言兖州去,别意楚波长。遥望云千里,中流苇一航。

游鱼迎去棹,语燕绕危樯。愿振孔林铎,时逢文运昌。

日月光太清,列宿曜紫微。赫赫大晋朝,明明辟皇闱。

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双鸾游兰渚,二离扬清晖。

携手升玉阶,并坐侍丹帷。金珰缀惠文,煌煌发令姿。

斯荣非攸庶,缱绻情所希。岂不企高踪,麟趾邈难追。

临川靡芳饵,何为守空坻。槁叶待风飘,逝将与君违。

违君能无恋,尸素当言归。归身蓬筚庐,乐道以忘饥。

进则无云补,退则恤其私。但愿隆弘美,王度日清夷。

嗷嗷哀鸣,迁于壤木。岂无好逑,敦彼独宿。渴饮而泉,饥啄而粟。

聊乐我员,亦曷云足。

鸿雁在渚,鹡鸰在原。物以群分,维性是便。尔鸣雍雍,尔怀急难。

无胥远矣,今亶其然。

虽有鉴物智,不易伪与真。
虽有转世权,不返浇与淳。
宇宙穷万道,日月仍长新。
四皓乃翼汉,三户终亡秦。
贤圣递御天,同作空中尘。
顾彼溪上农,耰锄良已勤。
酌酒更相呼,自与渔樵亲。
前有车马客,停骖来问津。
告以行路难,慷慨泪沾巾。
长吁归去来,低回愧斯人。

独石黄花古戍楼,角鹰瞵目睇高秋。纷挐燕雀浑无赖,那得迟回不下韝。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口翻贝叶古字经,
手持金策声泠泠。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乍来松径风露寒,遥映霜天月成魄。后夜空山禅诵时,
寥寥挂在枯树枝。真法尝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何处篱筵酒欲空,夜凉横玉自吹风。
人当木落关山外,秋在月明池馆中。
隔水不堪惊远梦,入云犹擬触孤鸿。
凭栏寂寂还多感,谁会无言忆马融。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