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辟天下,建太平,功揭日月,泽注河汉,金革尘积,弦诵风布。乃有睢阳先生赠礼部侍郎戚公同文,以奋于丘园教育为乐。门弟子由文行而进者,自故兵部侍郎许公骧而下,凡若干人。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维、枢密直学士纶,并纯文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
祥符中,乡人曹氏,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先生之庐。学士之子,殿中丞舜宾,时在私庭,俾干其裕;故太原奉常博士渎,时举贤良,始掌其教;故清河职方员外郎吉甫,时以管记,以领其纲。学士画一而上,真宗皇帝为之嘉叹,面可其奏。今端明殿学士,盛公侍郎度文其记,前参子政事陈公侍郎尧佐题其榜。
由是风乎四方,士也如狂,望兮梁园,归于鲁堂。辛甫如星,缝掖如云。讲义乎经,咏思乎文。经以明道,若太阳之御六合焉;文以通理,若四时之妙万物焉。诚以日至,义以日精。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然则文学之器,天成不一。或醇醇而古,或郁郁于时;或峻于层云,或深于重渊。至于通《易》之神明,得《诗》之风化,洞《春秋》褒贬之法,达礼乐制作之情,善言二帝三王之书,博涉九流百家之说者,盖互有人焉。若夫廊朝其器,有忧天下之心。进可为卿大夫者,天人其学,能乐古人之道;退可为乡先生者,亦不无矣。
观夫三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宜观名列,以劝方来。登斯缀者,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不忘朋簪之善导。孜孜仁义,惟日不足。庶几乎刊金石而无愧也。抑又使天下庠序规此而兴,济济群髦,成底于道,则皇家三五之风,步武可到,戚门之光,亦无穷已。他日门人中绝德至行,高尚不仕,如睢阳先生者,当又附此焉。
何年此地开金刹,宋代流传直到今。听法石将山竹幻,护经龙与水增深。
炉烟袅袅知尘性,柏树青青见佛心。可是攀缘浑未尽,天花犹自惹衣襟。
玉笙清转隔飞霞,缑岭浮山总是家。鹤影悠悠丹井閟,满台新月泛桃花。
连日山行苦山恶,时为登临出城郭。郭南有洞名碧云,巍峨嵂崒从天落。
下马洞门忽敞开,飞泉万派穿幽壑。初疑水窦即龙门,继睹神功非禹凿。
稍前窈暧若重关,再入琼宫复寥廓。天边一穴透明来,穹窿万象何炤焯。
垂旒悬乳光陆离,翠霭丹崖森喷薄。石田粲粲如布棋,畎亩盈盈可种芝。
神龙诡兽争腾跃,寿星卧佛相参差。胡人欲献西来宝,仙子将开海上卮。
我亦平生好佳胜,眼中未见如此奇。徘徊日暮不能去,聊赋新诗一纪之。
玉楼琼宇晓玲珑,云軿电毂辗回风。自从羿射九日落,帝遣羲和驱六龙。
六龙奔属成今古,海水生尘变成土。瀛洲花发几番春,误杀秦皇并汉武。
桂宫珠露滴秋香,仙仗徘徊朝紫皇。凤吹纷纷九成奏,羽衣金节韵琳琅。
金河流水连云注,织女牛郎在何处。淋漓元气浩茫茫,白鹤千群驾烟雾。
女娲炼石良可嗤,此事荒唐奚足疑。直怜世上人心改,至理浑沦那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