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君生豫章,才藻含素芬。文章精且醇,色映匡庐鲜。
挟子游江东,雏凤何翩翩。以予罗浮人,白鹇同飞鶱。
能知老夫佗,南武霸一偏。其时雄豪士,何以终九真。
使无佗为君,必当出暑门。相从子房流,为汉树功勋。
予言二世时,扬粤有梅鋗。其家在台岭,自言勾践孙。
沛公义兵起,鋗亦奋戈鋋。户出一壮士,家出一櫜鞬。
领以摇毋馀,踰岭至馀干。先说鄱阳君,当从沛公西。
芮也豫章人,与鋗桑梓连。发兵使先行,行至南阳间。
天授得帝子,立谈动龙颜。遂从破秦关,功为诸侯先。
二周与勾践,雠耻一时湔。使其相尉佗,不过蛮夷贤。
箕踞反天性,礼义同草菅。贻笑陆大夫,吕嘉徒周旋。
安得万户封,汤沐梅花田。我家临番禺,在佗故台端。
孔雀珥门户,离支充玉盘。翠羽作船䉶,明珠盈衣缘。
奇花与珍木,户牖香翻纷。苛法苦屠雎,诛求无茕鳏。
桀骏夜出攻,五军血如泉。生性本陆梁,与嬴有深冤。
龙川乃秦令,讵肯为其臣。自当踵台侯,大义以雷震。
君归在金精,乃与张女邻。丽英昔不嫁,芮也徒缠绵。
泠泠石鼓歌,高响流云烟。君如遇衡山,亦可相婵嫣。
毋怀匹妇谅,褰衣而不前。
丈夫负志气,投笔当封侯。奇文抱经纬,星斗罗清秋。
甲科取太魁,仕宦至将相。收身归五湖,鸿飞紫冥上。
肯向卢沟策蹇无,龙潭佳处拟蓬壶。歇心亭上烹茶坐,好写奇峰散绮图。
林中生致佐郎将,名王头颅十四五。乾德可禽嗟不谋,同恶相济能包羞。
降书冉冉过中州,中军传呼笑点头。蛮首算成勿药喜,君臣称觞弭多垒。
元戎凯旋隔天水,夜经桄榔趋决里。驱将十万人性命,换得交州数张纸。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