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节判宗观察挽诗二首

俭素师寒隽,谦冲识老成。
养亲公族化,取友士林倾。
贺屦填门近,灵輀赴垅轻。
悲欢反覆手,挥泪湿铭旌。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明露浴疏桐。秋满帘栊。掩琴无语意忡忡。掐破东窗窥皓月,早上芙蓉。
前事渺茫中。掐水孤鸿。一尊重九又成空。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杀西风。
此琴等焦尾,此鹤方胎生。赴节何徘徊,理感物自并。
独立江海上,一弹天地清。朱弦动瑶华,白羽飘玉京。
因想羡门辈,眇然四体轻。子乔翔邓林,王母游层城。
忽如启灵署,鸾凤相和鸣。何由玉女床,去食琅玕英。
每持纤白助君时,霜自无憀雪自疑。郎若姓何应解傅,
女能窥宋不劳施。妆成丽色唯花妒,落尽啼痕只镜知。
最好玉京仙署里,更和秋月照琼枝。

万里蒙尘六尺舆,一丸泥蜡十行书。豫且往往窥鱼服,属国栖栖掘鼠馀。

村径红稠花艳艳,沙平翠点树疏疏。落霞孤鹜西南望,千顷洪波浸日车。

骨相瑰奇,风神萧散。貌肃而和,语尽而简。画得者英气逼人,画不得者顶门上一只眼。

马嘶人语春风岸,
芳草绵绵。
杨柳桥边,
落日高楼酒旆悬。

旧愁新恨知多少,
目断遥天。
独立花前,
更听笙歌满画船。
冠盖游梁日,诗书问志年。佩兰长坂上,攀桂小山前。
结交澹若水,履道直如弦。此欢终未极,于兹独播迁。
赭衣登蜀道,白首别秦川。泪随沟水逝,心逐晓旌悬。
去去逾千里,悠悠隔九天。郊野间长薄,城阙隐凝烟。
关门共月对,山路与云连。此时寸心里,难用尺书传。

上山见日下山阴,阴欲开时日欲沈。晚景无多伤远道,朝阳莫更沮云岑。

人归暝市分渔火,客舍空林依暮禽。世事验来还自领,古人先已得吾心。

升沉渠敢话齐年,妙句推褒辈行然。
高燕况叨琼作醴,凡骀底称玉为鞭。
歌终画扇犹庶面,舞困欹花半压肩。
此去隽游萦客梦,梦陪笙鹤下琼田。

燕翼功参九,安荣世历三。轩辉虽掩北,风教自存南。

衮绣蝉联三重客,朝回晓日曈昽。绿杨门巷拥花骢。喜承天上语,来作主人公。
况值瑶林风露爽,冰轮碾上晴空。桂香和影堕金钟。莫辞通夕醉,明日是秋中。

玄裳与缟衣,何处来仙客。夜半九皋声,霜天孤月白。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置酒坐飞阁。
逍遥临华池。
神飚自远至。
左右芙蓉披。
绿竹夹清水。
秋兰被组崖。
月出照园中。
冠佩相追随。
客从南楚来。
为我吹参差。
渊鱼犹伏浦。
听者未云罢。
高文一何绮。
小儒安足为。
肃肃广殿阴。
雀声愁北林。
众宾还城邑。
何用慰我心。

忽忽岁将晏,郁郁不自聊。况兹霜露集,惊飙振寒条。

之子从何来,携琴□衡茅。为我理素曲,五音纷以调。

庄听敛手衽,幽忧为之消。鸾凤戏云中,馀音相与飘。

别鹤惊宵露,众葩悦春朝。婉丽不可极,忽复变萧寥。

清风散六合,白日耀层霄。流水一何深,泰山一何高。

聘鲁慨观乐,适齐感闻《韶》。畴知今日乐,俯仰千载遥。

寤言欲报之,愧乏英琼瑶。

孤舟初泊阆州城,水碧山青似有情。江抱玉台云漠漠,花明阆苑鸟嘤嘤。

亭荒宿草旌旄去,兴寄巴山感慨生。坐对锦屏怀往迹,西风鼓角报严更。

天高月满影悠悠,一夜炎荒并觉秋。气与露清凝众草,
色如霜白怯轻裘。高临华宇还知隙,静映长江不共流。
□直西倾河汉曙,遗风犹想武昌楼。
碧服银须粉扑衣,又随雪柳趁灯辉。
怕寒还恋南华梦,凝伫钗头未肯飞。

十年不踏关山道,千里来寻长短亭。烟水照人头欲白,云峰见我眼犹青。

通身是眼见不及,遍身是耳闻不彻。通身是口说不著,通身是心鉴不出。

直饶尽大地明得,无丝毫透漏。犹在半途,据令全提。

域中日月纵横挂,一亘晴空万古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