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劵。
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我虽投有北,意若轻此乡。所居依高柳,偃息聊徜徉。
残秋忽重九,颇讶花未黄。邻园觅盆菊,恣取不靳偿。
涉旬苞渐放,倜傥殊非常。抗态已兀傲,舞姿极回翔。
色奇固难媚,骨瘦偏含狂。遇之以畸士,勃然动诗肠。
不辞室转寒,独赏夜始长。得此果意外,谁能蔑众芳?
旧约余偕老,分违汝忽先。有怀中馈阙,无憾母仪全。
望断送归路,衷缠垂尽年。何当卜同穴,相与伴愁烟。
青山何岧岧,白云自超超。云山日在望,开门两相高。
既喜山静止,还爱云飘飘。秀色可揽结,吾其陟山椒。
悠悠草昧,穆穆经纶。乃文乃武,乃圣乃神。动龛危乱,静比斯民。
诞应休命,奄有八夤。握机肇运,光启禹服。义满天渊,礼昭地轴。
泽靡不怀,威无不肃。戎夷竭欢,象来致福。偃风裁化,暅日敷祥。
信星含曜,秬草流芳。七庙观德,六乐宣章。惟先惟敬,是飨是将。
梅兄不见今几时,黄尘尽涴冰玉姿。却疑来从金仙国,已觉颜貌俱近之。
水边林下恍如昨,都非都似惊相嬉。额黄万斛涂未了,頩怒半落宫檐枝。
缥裾下压绀裾裼,缃袖醉枕红肤脂。天寒鹅儿冻凝酒,日明蜂户光分脾。
暗香著人欲袭骨,妙意未必和靖知。小窗静昼胆瓶古,长廊微雪朱帘垂。
一枝几案谁所置,便觉春意生睫眉。勿嫌吟诗苦不似,酒觞更倒黄金卮。
公生博物好奇古,劝我搜求秦望碑。我来稽阴且三载,梦寐绝顶云俱驰。
事非近代问父老,鼻祖已来犹不知。或云其山多虎狼,渊湫罅井蟠蛟螭。
魍魉木客忌人到,阴霾贼雾迷羊歧。樵夫悬磴惧失势,一落万丈谁能支。
吾意此如钟乳穴,民昔畏扰相诪欺。曩时山东之罘石,磅砰入海无津涯。
固知秦人游戏馀,非民之利宁一时。暇日登临云门寺,僧曰若耶溪上奇。
山曰何山势最峻,丹鹤夜宿天孙枝。南望天台西钱唐,下视峰岫如群儿。
李斯篆书真刻本,昔人避乱此见之。裹粮遂偕墨工往,扳崖贯木如鹿麋。
举觞酹酒山之神,千古呵护烦神司。销铄仅存三尺许,龟趺就凿山石为。
剜苔剔藓随手剥,面节背角摧霜皮。老龙脱甲蛇解蜕,铺纸拭墨漫披离。
收藏入袖恍若失,遐想往昔还嗟咨。我闻太古功德盛,铺写不尽乾坤仪。
诗书纸上自不朽,金石还有磨灭期。秦皇不慕仁义业,直谓尧舜犹瑕疵。
焚书欲盖前代美,宁闻伏生传有颐。后生不废丞相书,歌颂虽在皆浮辞。
惜哉此纸无一画,欲记存亡人应嗤。他年好事继追访,姑愿首尾观吾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