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臂神峰未一登,梦吞丹篆亦何曾。丈夫三十愧前辈,识字游山两不能。
军马台城里。记当年、君留建业,妾家吴市。江左英雄今谁在,太息周郎已矣。
空还剩、斜阳燕垒。一派大江流日夜,捲银涛、舞上青山髻。
烦为我,递双鲤。
寄书殷浩轻獧子。却翻言、旁无知者,臣开臣闭。笔格簪花挑来觑,不是一缄红泪。
也不赋、竹竿鱼尾。昧旦鸡鸣相庄甚,笑白头、吟与盘中字。
儿女态,裙钗气。
密雨重阴一月馀,似闻征马又长驱。怪来林外升晴日,已奏江边报捷书。
清词曾寄,楚江头、俯仰又成今昔。想见当年挥彩笔,摇动三江七泽。
凡桂洲前,青云楼下,剩有烟霞迹。灵岩玉洞,真是神仙窟宅。
何时双舄飞来,一筇相伴,共领看山敕。却把平生诸翰墨,留记名山石室。
我爱桥翁,江南才子,一代文章伯。山中无事,芳尊但少佳客。
节当寒食半阴晴,花与蝣蜉共死生。白日急随流水去,青鞋空作踏莎行。
收灯院落急栖燕,细雨楼台独啭莺。休向东风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
邯郸梦醒已多年,闭阁空山息众缘。池上荻枝抽画笔,窗前蕉叶展书笺。
忘机并欲焚棋谱,食淡时教设净筵。自笑比来搜句倦,被君犹唤作诗仙。
此中无物却休休,有地先埋悄悄忧。忍事渐看生大瘿,痴人莫想割悬疣。
狂歌一曲张开口,软饱三杯放倒头。欲共刘伶比封爵,新衔乞拜醉乡侯。
馀杭山水著飞楼,楼外长林地转幽。十亩树阴閒濯足,一帘荷气晓梳头。
山涛举代嵇康阴,张说论文薛稷忧。萧散人间两外史,平生犹欠幔亭游。
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相逢未放酒杯空,十载交深意气中。豪迈君真兴不浅,疏狂我亦趣微同。
当筵颇恕歌儿醉,投辖何妨坐客穷。一纸陈情忽归去,扣门告别太匆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