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通判挽诗二首 其二

富州春再见,风月款平分。翠竹曾留我,红梅独对君。

遣书成挂剑,挥涕屡沾巾。千里佳城闭,哀笳不得闻。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渺渺归何处,沿流附客船。久依鄱水住,频税越人田。
偶俗机偏少,安闲性所便。只应君少惯,又欲寄林泉。
晚色轻凉入画船。云峰飞尽玉为天。疏飙自为月褰帘。
细酌流霞君且住,更深风月更清妍。为谁凄断小桥边。

草草生涯事不多,短船身外岂知他。蒹葭浩荡双蓬鬓,风雨飘零一钓蓑。

春鲔出潜留客鲙,秋蕖遮岸和儿歌。莫言野父无分别,解笑沈江捐汨罗。

人间足安危,顷刻异候状。
唯应山中石,不爱客尘障。
搜奇贮元龙,飞云劳鲁望。

栀子香寒微雨歇,深深一院清凉。花梢斜月半侵床。

灯青疏鬓畔,一点写经香。

已分今生从断绝,无端又著思量。千生无恙是回肠。

温存凉簟好,今夜未成霜。

观源洞口觅仙踪,云琐仙山悴几重。哑虎夜惊千岁鹤,碧鸡春唤万年松。

药槽自引灵泉洗,丹灶犹馀绛雪封。风景苍苍人去远,杖藜何处得相从。

俯为生灵与虏和,君王何忍愤挥戈。
信行塞外还交聘,人在军中可雅歌。
金帛莫嫌今重弗,丁黄将见岁加多。
汉淮千里惟青草,乘此屯田可就麽。

此日谁人肯在家,倾城满意事繁华。时非上巳不为节,春到牡丹才是花。

雾鬓风鬟湖上女,画轮绣毂道傍车。儿童尽唱铜鞮曲,未觉人间日易斜。

朗月并众星,日出擅其明。冬寒地为裂,春和草木荣。

阳德虽普济,非阴亦不成。

镜清方丈见岳麓,堂虚咫尺行江潭。树木连云厓影湿,楼台隔日水气酣。

皇英双骑龙上下,苍梧九点天东南。道人得我千古意,复遣老梦登岖嵌。

白月满天江水平,银河垂地寂无声。披衣独坐过夜半,拨剌跳鱼时一鸣。

河可塞,山可移,志不可夺,义不可亏。妾为段家妇,年纪方及笄。

上堂奉翁姑,入室携两儿。儿死夫亦死,此生将何为?

昔如双鸳鸯,今日为孤雌。昔如三春花,今日成枯枝。

寒风吹短发,明月照空帷。百年在世能几时,父兮母兮不我知,青天在上将谁欺?

胜游还送客,秋日净郊原。别酒欢逾洽,行厨礼不烦。

枫林生晚吹,鞠沼媚晨暾。满座金貂贵,斯人玉雪温。

丝纶承异渥,黼黻进嘉言。宥密皇猷重,才华大雅浑。

披云帘挂玉,前席锦为墩。接武夔龙地,冥怀雁鹜村。

外台分重寄,南服占名藩。登麦初横榻,迎春及赐幡。

凭高荒壝没,吊古断碑昏。种竹期招凤,寻僧共听猿。

洞呀狞蟒化,海立怒鹏鶱。珠钿沉眢井,金铺委坏垣。

国初遗老在,江表故家蕃。及物多膏泽,为邦固本根。

化行民自信,身退道弥尊。美俗时丕变,吾人溺可援。

山川还寂寞,岁月去翩翻。废馆弦声绝,虚龛绘像存。

苔斑饥鼠走,梅卧野蜂屯。除道看骢马,来仪集采鸾。

传呼惊鹿铤,笑语答江喧。抚迹多遗恨,怀人欲断魂。

驭风宁有待,斲垩妙无痕。师表儒林盛,贤劳王事敦。

不求金跃冶,但爱土为埙。陈宝徒祠雉,柏温苦化鼋。

青山随地好,朱实著霜繁。克味和椒桂,同馨佩芷荪。

衡庐肩可拍,参井手先扪。说剑双龙吼,挥毫万马奔。

筑台先自隗,学圃耻如樊。破衲多年冷,穷檐傍午暄。

不才甘朽栎,何幸枉高轩。芜秽烦芟制,泥涂赖力掀。

班扬锋远避,屈贾气还吞。举世怀燕石,惟吾重鲁璠。

三光开浑沌,万派出昆崙。喜接东山屐,叨陪北海尊。

辱知荣篚帛,怀德报壶飧。多稼欣逢岁,嘉蔬更满园。

云霄翔鹳鹤,溟渤偃鲸鲲。寒士勤嘘拂,诸生淑讨论。

望尘趋末路,立雪候重阍。缘忝三生旧,心冥万化元。

棠阴思召伯,柳色忆王孙。精卫惭填海,神鳌力负坤。

他时愁远别,此意竟难谖。嵩华相从去,重窥玉女盆。

□名□事取齐云,挺特孤高似法身。永镇洞天□□□,直□画栋□神□。

□□易见千般态,□□□留一点尘。衲帔□须□□□,□□□□□□□。

□□□道□□得,□□□□□□□。□□□□□□□,□□□□□□□。

独坐茅斋伴墨卿,心慵强欲结诗盟。含毫转怕多愁绪,触口难邀缀细评。

疏棚寒烟孤馆梦,丹枫夕照故园情。一帘秋思何从诉,细写离怀寄友生。

舍死随夫理自然,只因贞节万人传。香名耿耿垂千载,素魄悠悠慰九泉。

台榭花开空舞蝶,丘坟月落暗啼鹃。谁知此日逢嘉会,曾见封章达御前。

击筑长歌意始真,斩蛇元是感乡人。大风不起人非昔,台下滔滔泗水春。

出得出不得,满面是埃尘。
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杀人。

逸士高踪何处寻,空留石室倚云岑。孤台尚想烟霞色,哀壑疑闻鸾凤音。

白日坐来苍霭合,红尘飞尽碧苔深。君看卫水年年在,肯向儒门叹陆沉。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