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回廊曲榭称春游,绿酒红花白玉瓯。借取游丝系西日,晚风吾上海棠楼。
布谷声声向耳啼,远墟近埭碧焑迷。山灵笑我饥驱甚,来往何曾蹑磴梯。
色夺柴磁,形摹腰鼓,惯贮狸奴鱼饭。官样分明,溯靖康年远。
恁时伴、小石戎葵,对捕雀,画图悽惋。倩勾留、傍舍乌圆,几度暗偷眼。
宫娃弄,尽消闲,想敲取钗凤,绛唇低唤。飘流江左,甚千缗难换。
笑吴侬、聘得吴监,空费尽、吟窗笺管。莫谩夸、汉苑秦台,玉环金盌。
一夜东风,把残年饯尽,景物宜春。椒酒频频传坐,玉勒雕轮。
五陵豪贵,竞银盘、细菜堆新。还堪羡,钗头蜡凤,迎风微亸轻云。
都下连朝骤暖,看柳丝梅萼,弄色三分。无心追欢行乐,静掩衡门。
履穿东郭,尚羁栖,未得承恩。只自喜,年华方壮,功名岂妒他人。
刘桢高适尽词宗,共道新篇锦绣胸。篆刻悔传童子作,只夸香屑继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