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晓出山城故著鞭,荒荒寒日满晴川。幽栖未卜诛茅地,乘兴来登盖竹天。
霜凝阴崖疑积雪,云跻重障杂飞烟。洞门今古无关键,俗客那能见列仙。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乍上嬉春骑。琵琶弹尚未。边人何处最风流,记。记。
记。花巷东头,雁门南口,两行妖丽。
粉黛嫌香腻。冰雪天然致。未过寒食已栽鞦,戏。戏。
戏。休赛身轻,怕他飞燕,有心赠尔。
八面青红倚碧天,窗中列坐万金仙。排云欲挽三茅袂,拊槛惭升八部肩。
尽讶入檐奇影倒,应知出世法门偏。诗题漫道游观胜,只得尘劳一饭缘。
约斗提笼出,无哗倚壁看。祸心藏芥羽,碎首湿朱冠。
擒敌壮夫事,策勋公子欢。栖群哙等伍,今日始知韩。
摩挲剩墨玉庚庚,想见夷齐万古情。国既无人焉问卜,臣犹有母此埋名。
从容岂愧文丞相,流落曾闻玉带生。同是山头一方石,人歌人哭至今并。
山人留我山中宿,又返湖阴理钓篷。岛屿孤云邀独鸟,林梢片雨隔残虹。
田歌互答耘耔乐,野老相亲巾屦同。休道干戈犹满地,捷书已到大明宫。
榴皮书壁走龙蛇,池上芭蕉又见花。北阙恩承新雨露,西湖光动旧烟霞。
春风日长玄都树,秋水星回碧汉槎。修月功成三万户,蕊珠宫里诵《南华》。
郑侯书法妙天下,镌石林生亦文雅。延平碑刻不日成,坐见东南纸增价。
我穷出游羞局促,打碑拟向京师鬻。只恐天公不我怜,一夜风雷轰荐福。
日出敛苍霭,雨馀生晓凉。鸟啼人不见,花落树犹香。
满庭金粟散仙葩,天上团团树不斜。寒溢练光如沁水,晕生珠彩欲成霞。
百年秋色平分夜,一片归心万里家。刚待明朝看又缺,争教衰鬓不添华。
露磴盘纡郁万岑,碧山飞映翠华临。鳌飞玉栋浮云烂,鹊隐琼岩封雪深。
石顶有泉时滴滴,洞门无日昼阴阴。簿书多暇偏乘兴,潦倒尊中月满簪。
亭亭复亭亭,孤芳空自馨。美人偶一顾,移植来中庭。
中庭花木繁,红紫罗锦屏。一茎止一花,何以奉尹邢。
亦思九畹滋,力薄身伶俜。云窗雾阁中,疏弦何泠泠。
不叹知音稀,希声难为听。
动忆龙舟别,劳将雁字频。功名三寸舌,湖海一閒身。
客思惊花露,归期及稻新。浮沉千古意,寄语下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