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净院早凉生,佳宾四座倾。花间重识面,塔里旧题名。
对酒怜萍迹,闻歌想鹿鸣。十年还此会,那得更无情。
野殿荒凉户半开,昔人题字已侵苔。却怜兰若成尘土,那得阁浮免劫灰。
蜕骨龛中僧久寂,留衣海上客重来。忘情不为耽禅悦,贪看青山日落回。
和气成甘雨,沾濡意转深。一犁通地脉,万物识天心。
花柳滋春意,山川起夕阴。农夫咸喜悦,点滴直千金。
舵楼一望海漫漫,解缆白云红树间。乡泪晒乾衣上日,橹声摇碎水中山。
慇勤赠剑频呼渡,辛苦鸣鸡始出关。争似寒潮少拘束,等閒流去又流还。
万壑千峰是旧知,此回相见异前时。寒鸦亦似曾相识,两两飞来低树枝。
江山不负人,入眼四时新。古寺岩为屋,危峰竹是邻。
从来潇洒地,今日自由身。
热河秋景总如春,绿意红情色色新。衙署上头行殿近,消闲谁似画中人。
燕丹愤激报秦耻,壮士悲歌感知己。美人呜咽马无声,惨白衣冠寒易水。
侥幸之谋虽不成,绕柱断襟惊欲死。人谓此举速燕亡,燕即帝秦亡一耳。
但惜华阳馆,不如黄金台。黄金一筑骏马来,三齐锁钥朝燕开。
华阳馆,荆榛满。镯镂空误樊将军,黄沙一望斜阳晚。
高筑墙,墙高不可越,登登杵声莫教绝。官司念汝汝自竭,不见东村,鞭挞流血。
罗裙翠比新荷叶。春衫低约丁香结。双燕或先归。湘帘莫漫垂。
画绡携小扇。障日非遮面。怕到夕阳斜。暖烘双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