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有剑弹驩铗,无金筑隗台。孝王虽贵介,犹解客邹枚。
名父尹京日,移天冠柏台。齐眉丰俎豆,继踵蜕尘埃。
德比人如玉,情钟子在梅。山高云不去,虞殡有馀哀。
欲敛未敛云溶溶,似见未见山眬眬。人家远近半衡宇,草树高低深佛宫。
西峰定有一罅日,东岭岂无千丈虹。俗人不识莫与道,总在空濛苍莽中。
瓜生施于葛,枝蔓自缠纠。念我同胞人,是子结发友。
少小钟慈育,各言常相守。出门有羽翼,忽尔离隔久。
戚戚去兄弟,思我父与母。种瓜莫种棘,种棘恐伤手。
恩爱苟不亏,离隔复何有。
繁忧夜弥剧,酌酒乱其端。河汉不改色,露华凄以寒。
素琴有遗响,抚之不忍弹。天运恒易简,世态何翩番。
飞鸿嘹天际,感激发哀叹。
㶁㶁春江走怒雷。翠岩千丈立崔嵬。山英似与游人约,尽放浮云一夕开。
倾绿酒,坐苍苔。大书岁月记曾来。直将酩酊酬佳节,挽住春光不放回。
识不识,见非见。说易说难,如油入面。
甫里祠前春雨晴,阖庐浦口海潮生。白鸥聚处蒲芽短,惊起轻轻荡桨鸣。
物情自适更谁禁,草际萤飞鸟宿林。鲁叟尔来无梦寐,蜀庄此去只冥沈。
客中又见秋风来,夜半初闻木叶吟。凉意逼人眠不得,坐看孤月到天心。
相催暗中起,妆前日已光。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
风住疑衫密,船小畏裾长。波文散动楫,茭花拂度航。
抵荷乱翠影,采袖新莲香。归时会被唤,且试入兰房。
南赵檀槽听裂缯,黄门消息漏中丞。庐江小吏民间曲,写入宫墙怨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