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县境拖脩直,人家住土涂。三方鲸浪涌,一岛虎头孤。
风物犹佳处,弦歌付老夫。平生虫篆意,或许间忧虞。
处死稽缃素,求名每寂寥。纷纷等枯冢,凛凛独高标。
玉刻龟趺字,风驱水伯潮。英魂俨如在,楚些未须招。
好鸟飞来韵不孤,从来寄托属吾徒。贞操只许陶彭泽,直道无妨鲁大夫。
千古兴亡我自知,一家消息又何疑。古来圣哲少才子,世乱英雄多义儿。
靖节少陵能自解,孔明王猛使人悲。只虞错改金根字,焉用城南劝学诗。
百年浮世落花风,漆水荣华一梦空。拈起数珠都忘却,大千沙界入圆融。
行行长路夕阳催,望望红心探马来。腊意未舒堤上柳,春光先著陇头梅。
青烟林匝栖乌下,白雪坡盈猎骑回。两日和风上貂帽,壮颜无待玉壶开。
近别三日尚思家,久别万里令人嗟。他乡春色岂不好,那如故园桃杏花。
故园桃杏去时种,花落花开谁与共。桃杏今年已过墙,良人何事不思乡。
久别离,愁断肠。
风萧瑟,远听寒砧声急。应念征鸿无信息,夜凉吹玉笛。
几许红楼岑寂,梦断楚江兰泽。明月梧桐清露滴,暗蛩吟败壁。
涧石画多雾,戎戎揽石根。落花停水簖,深竹护沙门。
鹿过疑无路,鸡鸣忽有村。徘徊山吐月,清梵报黄昏。
最无情、天生两毂,驱人万里千里。文人处处文星照,四海皆成兄弟。
行未已。算北去南来,总是销魂地。征鞍且系。看瘦损腰围,凋残鬓影,憔悴已如此。
垂髫日,怜我茕茕无倚。叨公十载青睇。同贫未了还同病,如此师生能几。
思仔细。若负了公恩,有似江心水。一声去矣。觉绛帐何情,吟坛何主,留住也无计。
双峰起云际,髣髴五侯门。烟霞锁不开,曾无车马奔。
约略阳和动琯灰,南枝已冠百花魁。莫教陇驿携春去,且向罗浮唤梦回。
玉骨风标自仙种,铁肠赋咏谩多才。只应剩结青青子,调鼎功夫看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