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碧树深深带水斜,门垂果实类山家。携将千日中山酒,来醉西溪六月花。
梦中相见语依依,忘却从前抱病归。四大已随风火散,去书犹嘱寄秋衣。
摇落霜空万木飞,一枝无奈赏心微。未成老圃应须学,若在南山便合归。
人道秋香非昨夜,天留晚色共斜晖。陶翁可是忘机者,犹自含情待白衣。
春风香,秋月弄。断送十年残梦。如意曲,定情诗。相思不自持。
巫山高,湘水远。惆怅彩鸾缘浅。霍小玉,董双成。他生定遇卿。
才到江津闻唤渡,岸傍还插旌旗。江南江北望迷离。
无心鸥鹭好,来往各忘机。
此际涉江何处去,落花流水天涯。蘼芜杜若有谁遗。
晚山青不断,幕府路逶迤。
一径入幽园,门墙绕树繁。大夫为地主,公子避人諠。
水竹无尘到,寒花有雪存。辉辉长者后,吾忝亦飞轩。
环佩珊珊下汉皋,璚楼风度郁轮袍。琴心寄兴传孤凤,华意留情属小桃。
金粟柱移筝上雁,玉莲杯举掌中醪。乘鸾一去无消息,肠断神仙梦寐劳。
山雨晴来暑,溪云暗复兴。林塘阴不解,巾帻润还蒸。
书帙慵披蠹,盘餐厌扑蝇。老来疲薾甚,多病日侵陵。
白鹿贞松偃盖高,龙鳞寒色未雕骚。不知森疏风飙捲,处处翻江激怒涛。
金风向晚飕飕起。时序如流水。蟹螫初满月初黄。又是一年秋老、过重阳。
龙山谁是登高客。负了家园节。广州九月似春中。梅放桃开千树、映丹枫。
巷僻寡车辙,秋风静掩门。狂奴毷氉余,散发卧竹根。
故人走上国,过我寒雨轩。投我五字诗,破我三径痕。
相见一相笑,把臂与细论。不惜功名薄,惟期风雅存。
殷勤各欣赏,茗熟香炉温。
一览断金集,再悲埋玉人。牙弦千古绝,珠泪万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