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绿发青衫美少年,追风一抹紫鸾鞭。十年竹马儿童旧,洗眼来看立道边。
致饰虽云贲则亨,含章内照乃为真。离明外附天光发,艮止中存道体纯。
玉质未雕虹贯日,素功后绘物生春。也应笑我元犹白,不比羔羊正直人。
夜色满柴门,二人自成世。众木霜气中,叶黄影在地。
竹筱拥寒溪,相虬入烟态。贫家惟白晓,庭空静如寺。
遥柝转寥天,疏星耿三四。清言不世出,万象破幽寐。
归写良夜图,清冷难题字。
长相思,永别离,愁眉镜觉心谁知。蛛网闲窗密,鹅笙隔院吹。
年华讵足惜,肠断受恩时。
故乡到去想全非,恨不当年拔宅飞。逢著相知棋莫看,西风华表待君归。
授节明光里,分符淮海浔。家传三礼学,夜绝四知金。
蜀郡流芳远,鄱阳种德深。熬波输国赋,剔蠹慰民心。
海王夷吾策,徒讴子产黔。政成还治所,抚事动遐吟。
纂组犹能害汝功,倦容谁为写东风。空知想像唐宫事,绣出杨家一捻红。
不得吾山卧翠霞,西行行遍海之涯。火风地水虽非我,南北东西总是家。
驿骑亲驰涉弱水,星轺躬驾过流沙。惟期圣德渐遐迩,不惮龙庭万里赊。
钱王功业与天齐,百里旌旗照此溪。彼此波中铺锦后,至今光景净无泥。
潇水清,湘水清。波碧兰红路杳冥。赛鼓无声秋笛夜,一林枫叶半江青。
叔伟不见空缔建,正平何在独沧洲。
无法亦无心,无心复何舍。要真尽属真,要假全归假。
平地上行船,虚空里走马。九年面壁人,有口还如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