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调归东川别业

寸禄言可取,托身将见遗。惭无匹夫志,悔与名山辞。
绂冕谢知己,林园多后时。葛巾方濯足,蔬食但垂帷。
十室对河岸,渔樵祗在兹。青郊香杜若,白水映茅茨。
昼景彻云树,夕阴澄古逵。渚花独开晚,田鹤静飞迟。
且复乐生事,前贤为我师。清歌聊鼓楫,永日望佳期。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猜你喜欢

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
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
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

溪山可图画,风物忆吾乡。
渔艇鸥鹜乱,茅茨菱芡香。
洛阳园里草茵寒,梦想尧夫一寸丹。
安得根头知上品,今人多是就花看。

萧条候馆度芳春,暗惜韶光过眼新。草色入帘閒白昼,花阴满地隔红尘。

从知处世若大梦,何用浮名绊此身。十里湖边三亩宅,青山应笑未归人。

日将西,杵声急,一声声自死肠出。城高不特土累成,半是铺填怨夫骨。

儒坑战地骨更多,十二金人随鬼泣。

寒灰灭更燃。夕华晨更鲜。
春冰虽暂解。冬水复还坚。
佳人舍我去。赏爱长絶缘。
欢至不留日。感物辄伤年。

晓月犹悬玉一弯,蓬门无客昼常关。故人方喜骑驴到,邻叟俄逢弭策还。

世事共悲渊底日,乡心对语梦中山。何时双桨桑阴下,与子追随十亩閒。

向宿丹阳旧草堂,映人嘉树忆相将。阶前蕙叶几多碧,江上柳条无数长。

不儗得书成卧病,遥知裹药自闻香。来时许我青松障,莫遣云山堕渺茫。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明月峨进贤,飞霞粲朝服。
归着莱氏斑,堂前问凉燠。
肘旁一印悬,字刻新安牧。
清时宝静恬,颓俗迷返复。
而君膝上传,剩此名节馥。
頳鲤跃天池,群鲰荡相逐。
中乃有一鳞,不洄亦不洑。
骊龙雷电威,闪光注两目。
未知豢者谁,欲使同豭鹜。
君家此二图,厥理探已熟。
翩然九门去,饫尔万家福。
风移户赋稠,雨足山苗彧。
一将兰芸香,尽洗筩缿牍。
手别阻齐房,心期属帆轴。
昔闻孔敬康,埋采彼深俗。
迟君裳觐车,后乘载幽独。
龙山仙去参谋死,纵有奇文欲似谁。
前辈风流只公在,不才我定愧牢之。

转盼回岩电,分髯磔猬毛。

秋声一夜撼林柯,极目江潭凄怆多。北雁已辞边塞月,西风初起洞庭波。

飘零愁结兰成赋,摇落深悲宋玉歌。忽忆故交征棹远,翻飞如叶度关河。

赤帝西走入咸阳,威加海内诸侯王。丐丐数岁苦未定,萧何制作开天阊。

前殿武库连云起,东阙北阙遥相望。胡桃油湿鸳鸯瓦,郁金香薰玳瑁梁。

瓦文曰汉并天下,不存戒慎徒矜张。帝赫斯怒嗔过度,大臣奏对词牵彊。

天子重威示壮丽,土阶在昔闻陶唐。亡令后世复加此,子孙藉口称高皇。

遂使济南公玉带,编蒲割黍图明堂。君不见秦并六国营阿房,二世亲降枳道旁。

可怜丞相收图籍,但效昆吾作未央。

扫萚青棠树底,递泉乌石山坰。秋风秋雨留客,一碗春浮洞庭。

履声曾接中台武,銮禁陪刊翠琰名。二老风流同燕席,一樽谈笑会江城。

岁寒松柏青无改,酒畔篇章语可惊。辱叙金兰分赠我,勤拳尤识故人情。

偶步东郊外,才知春色深。莺花撩倦眼,山水静人心。

荷筱者谁子,长歌入晚林。逝将屏城市,住此任登临。

莫学饥鹰饱便飞。

弭棹东溪步,寻诗北固游。大江空有月,多景已无楼。

秋草埋香积,黄芦覆故洲。不堪南入望,吴晋两荒丘。

小小华堂,朱阑外、乱山如簇。更云中仙掌,一峰高矗。南极老人呈瑞处,丙丁躔次光相烛。又谁知、堂上有闲人,无拘束。
宾朋至,须歌曲。风月好,纷丝竹,都不管、世间是非荣辱。屈指如今侪辈少,几人老后能知足。问此身、何地寄生涯,唯松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