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歌

先秦·佚名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登上那西山,采薇聊以充饥。

周武王以暴虐替代了商纣王的暴虐啊,武王还不知道自己的过错。

炎帝大舜古代圣君转瞬即逝啊,我要归往哪里合适?

多么可悲啊,即将身赴黄泉,看来是命途多舛啊,这似乎是注定的!

注释

西山:即首阳山,又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

薇:植物名,也叫蕨菜,根含淀粉,可供食用或酿造。

以暴易暴:意为周武王以暴虐替代了商纣王的暴虐。

不知其非:武王还不知道自己的过错。

“神农”句:神农即传说中的炎帝。虞,即大舜。夏,朝代名,指夏朝开国君主大禹。忽,绝灭。

安适归:归往哪里合适?

于嗟:叹词。

徂(cú):往。或以为借为“殂”。死。

命之衰:生命垂危。

赏析

  这是一首袒露心迹、毫不矫饰的抒情诗,也是一首爱憎分明、议论风发的政治诗。全诗情理交融,在“以暴易暴”的议论中渗透着卑视鄙弃周朝的强烈感情,在“我安适归”与“命之衰矣”的感慨中隐含有同周朝势难两立的清晰判断。

  歌谣一、二句直陈登上首阳山的高处采薇充饥。这两句用赋体,字句平浅,感情也似乎平淡,其中却包含有决不与周王朝合作这一态度鲜明的抉择。所说的是采薇这一件实事,也可看作是一纸“耻食周粟”的宣言。

  三、四句以议论出之,说明不合作的原因。认为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而非以仁义王天下,是不可取的,而武王却并不以此为非。以上四句是伯夷、叔齐表明自己政治上的立场、态度,以“以暴易暴”四字对新建立的周王朝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以下转入全诗的另一个层次,写个人的历史性的悲剧。

  神农、虞、夏时代都是历史上的圣明之世;说神农、虞、夏转瞬即逝,其用意在于反衬自己的生不逢时,由于找不到一个安身立命的立足点而充满了失落感。“我安适归矣”,故意用无疑而设问的语气,增强了感慨的份量,与《诗经·魏风·硕鼠》的“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的写法正不谋而合。结尾两句是无可“适归”的延伸和发展。当伯夷、叔齐吟唱到此歌结尾时,虽已气衰力微、不可能呼天抢地地大声唱叹,但这感慨至深的垂死之言,即使声音很小甚至不甚连贯,仍然是会动情地顽强地唱出并长久地回响在首阳山的山涯水际的。

创作背景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墨脱初的长子和幼子。孤竹君生前拟定让位给叔齐,他去世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接受,逃走,叔齐也因不肯继位而逃走,王位便由孤竹君的中子继承。武王建立周朝后,二人因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伯夷、叔齐在历史上受到推崇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不贪权势,二是他们反对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因为在他们看来,武王伐纣是以臣弑君,不仁)。这首歌谣就是他们饿死前的绝命辞。

  猜你喜欢
满郭春风岚已昏,鸦栖散吏掩重门。
虽居世网常清净,夜对高僧无一言。
在山长与云同斋,出山忆云云不来。
千金买得太湖石,数峰相对寒崔嵬。
朝来忽觉青苔湿,叆叆如炊石间出。
白云保处不相逢,却怪年年枉相忆。
王郎胸中横一丘,在山出山云与游。
更呼白面老居士,来倚云根吟七字。
人传欢负情,我自未尝见。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岁月如流迈,春尽秋已至。荧荧条上花,零落何乃驶。
岁月如流迈,行已及素秋。蟋蟀吟堂前,惆怅使侬愁。
伤秋不是惜年华,别忆春风碧玉家。
强向衰丛见芳意,茱萸红实似繁花。
江涛凋瘵后,远使发天都。昏垫宸心及,哀矜诏命敷。
恤民驱急传,访旧枉征舻。外镇藩条最,中朝顾问殊。
文皆正风俗,名共溢寰区。已事方怀阙,归期早戒涂。
繁笳咽水阁,高盖拥云衢。暮色生千嶂,秋声入五湖。
离歌犹宛转,归驭已踟躇。今夕庾公意,西楼月亦孤。
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
岁华空自老,消息竟谁知。到此轻尘虑,功名自可遗。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闲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晚风歇。谩自棹扁舟,顺流观雪。山耸瑶峰,林森玉树,高下尽无分别。性情澄彻。更没林、故人堪说。恍然身世,如居天上,水晶宫阙。
万尘声影绝。透尘空无外,水天相接。浩气冲盈,真宫深厚,永夜不愁寒冽。愧怜鄙劣。只解道、赴炎趋热。停桡失笑,知心都付,野梅江月。

客有斯人,而有美质。可养而充,其在不息。养之以正,充之以义。

何适不可,何为弗至。

东林聊寄宿,高阁傍层峦。树里泉为瀑,山中谷是盘。

近檐疑雨至,欹枕即江干。月色照还白,云声落更寒。

遥知沾涧筱,仍想湿陂兰。洒迥飘成雪,翻空激作湍。

珠英真的的,玉佩自珊珊。折竹相陵浦,听松句曲坛。

山猿惊果坠,乌鹊绕枝单。客子魂难定,高僧梦正残。

钧天何处曲,流水此中弹。谁写瑶琴里,清宵一倚阑。

漠漠山隔雾,冥冥水涵天。舟人起相报,行过小姑前。

推篷问姑姑不语,不省姑年今几许。姑云独立大江滨,一生不蹋名利尘,愧尔东西南北人。

宿昔梦颜色,
咫尺思言偃。
何况杳来期,
各在天一面。
踟蹰暂举酒,
倏忽不相见。
春草似青天,
秋月如团扇。
三五出重云,
当知我忆君。
萋萋若被径,
怀抱不相闻。

他日稍成毛义志,再求师友究渊源。

敢向乔林借一枝,天容卑隐亦吾私。桑柚嫩叶蚕娘早,巢垒香泥燕子迟。

每向东邻分杏火,不随楚客咏江蓠。年来长物家何有,一瓮村醪两袖诗。

偶来一浴浑无害,何事频游天宝年。爱浴不知心有垢,宫中犹赐洗儿钱。

轻篙如箸画溪沙,山翠时笼舟子家。云为多奇时结雨,水固无意却生花。

人从鹤影汀前过,风向蕉声岸上赊。一把青团书好句,不知小汗湿衣纱。

夜来无一事,天晓报上堂。
幸好一盘饭,何用糁椒姜。

庭阶秋色好,映日正殷红。颇赖扶持力,其如造化工。

酡颜醒复醉,嫩叶老还童。最爱斜阳里,纷披并菊丛。

雨带寒烟锁画桥,湘江日暮荡兰桡。平潮一夜添新涨,十里东风五里潮。

忧国在肉食,敛玉峨清班。吾曹漫浪人,合眼松云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