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数到湘琴未满弦,春残过了摘樱天。芳时卯饮最思眠。
八字眉痕刚半画,二分月影恰重圆。第三桥外见飞仙。
好是青春二月初,远山明靓绿阴疏。幽禽啼后閒窗静,花影满楼人读书。
叩角冲冲短笛吹,此心不系得牛肥。行人笑问侬何事,日出山岑日暮归。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逆旅淹留 一作:孤馆人留)
孤咮双翎睡古香,芦花水浅海云黄。城头未落三更月,梦入青天万里长。
人誇铁面自河东,晚岁潜心理性中。一日归来便长往,几人终始得如公。
露滴寒蛩咽,风高枕簟凉。归心凭短梦,一夜几还乡。
苏州句法追彭泽,九日题诗兴有馀。可是门生藏橘帖,不劳博物见新书。
诗人岂愿以诗鸣,聊将胸中块垒平。续座右铭崔子玉,哀江南赋庾兰成。
辟肌自是能分理,目治何妨便手营。穷乃益工如不谬,伫看大集出觥觥。
云黑秦墙戍火残,蚕房谷口冷旌竿。宵程塞漠随鸿度,秋色关门立马看。
地过中原山设险,天垂北斗月争寒。毡庐一夜欢声起,列部来瞻天可汗。
且复立斯须,良遘恰难屡。讵以骨肉亲,况乃姻娅故。
感激平生知,踟蹰空首路。大江日夜流,浮云莽回互。
人生多所怀,区区那可慕。愿言迅高足,直奋凌天步。
眠。愁病昏昏过伏天。秋又到,还是厌闻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