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塞南塞北尽烽烟,胡骑纵横二十年。报道今秋须远徙,汉庭司马日行边。
人生无常因,飘如风中云。昔别大江隅,今也长江濆。
凉飙起霜夕,陨叶何纷纷。我菊有佳色,毅然独芳芬。
迟速良有时,勉哉树高勋。
和气成甘雨,沾濡意转深。一犁通地脉,万物识天心。
花柳滋春意,山川起夕阴。农夫咸喜悦,点滴直千金。
夫婿萧关外,音书寂不闻。朝朝江上石,夜夜枕边云。
鸾镜元羞妾,蛾眉好待君。还将丝一寸,绣作锦回文。
松庵道人写墨菊,幽兴宛在山岩中。轩然苍石立苔藓,枝叶掩冉生秋风。
石傍扶疏出三本,土润根肥气深稳。彤霞匝地铸黄金,白露漙空湿香粉。
马君好古天趣真,昔年省郎吾故人。升堂把酒对图画,使我意与南山亲。
君家旧宅龙沙北,荒圃经年归未得。何当斸地种千株,日倚湖亭看秋色。
阆苑秋光暮,金塘牧潦清。荷低芝盖出,浪涌燕舟轻。
逆湍流棹唱,带谷聚笳声。野竹交临浦,山桐迥出城。
水逐云峰暗,寒随殿影生。
赤壁不改色,汉江依旧流。二龙争战后,风月属扁舟。
古寺维舟夜,风光似昔年。钟声迟客梦,渔火照残编。
帆静千江月,烟横万里船。啼乌栖断岸,徙倚不成眠。
重阳风雨送归艭,欲遣离愁借酒降。半夜潮声孤客枕,一星渔火野人窗。
未能学剑羞弹铗,料得停针倦剔缸。若问征帆泊何处,石头城下水淙淙。
眠并早,爱新秋。梧窗凉月照蚊帱。熏香不放丝烟起,白袷红衫共一篝。
木叶脱如雨,秋声何处风。遥从天地外,吹落寸心中。
独夜无长梦,繁星满太空。不知河汉转,引领失西东。
得闲便入郑公乡,交到形骸彼此忘。伤逝已枯双热泪,述哀难状九回肠。
一樽谁为浇诗块,万感无端扰酒狂。老圃剧怜香晚节,女贞枝上月如霜。
凉风吹客梦,沙月导人行。驱马已十里,荒鸡才一声。
旅怀无旦晚,村店有逢迎。却望沧州路,冥冥烟雾生。
一别烟沙隔鹭朋,离忧常是触行縢。梅花江国风前笛,酒市金台雪后镫。
道远难凭麟角管,情深初寄鹄纹绫。披函百读怀人句,消尽床头酒数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