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白露降了,秋空高远,江水澄清,独自在空山在深夜旅魂震惊。

岸边眠宿着孤帆的暗影,空自映照水上的是散落的疏灯。一弯新月扰自高悬天上,山上不时传来捣衣双杵的鸣声。

从客居云安算起,至今已两度与秋菊重逢,可叹我依旧卧病在山城。北方故乡的书信至今没有捎来,南飞的大雁啊怎么这般无情!

我拄着拐杖独自徘徊在屋檐下面,久久地久久地遥望牛斗二星。迢递的银河默默地从楼阁上空流过,它的来端该不是通到了长安京城?

注释

露下:夜露降下。

空山:寂静的山中,指山城夔州。旅魂:旅情,客居他乡的情怀

疏灯:指江边稀疏的渔火。

双杵(chǔ):古时女子捣衣,二人对坐,各持一杵。

南菊再逢:杜甫离成都后,第一个秋天在云安,第二个秋天在夔州。

北书:故乡的书信。雁无情:古称鸿雁传书,衡山有回雁峰,人未过衡州而无书信,故言雁无情。

步檐(yán):檐下的走廊。步,古代量度单位,以五尺为一步。牛斗: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和“斗宿”,二星都在银河的旁边。

银汉:银河。凤城:秦穆公之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即称京城为凤城。此指长安。

赏析

  开头两句写景点题,写出山城深秋之夜的环境。第一句点明季节景物,第二句写出时间、人物。秋天夜空晴朗,因而更使人感到景物的凄清,气氛的幽静。夜色渐浓,露水在渐渐凝结、垂落,楼下的江水,在静静地不断流淌。周围的山峰,像巨人一样屹立。夜风轻拂,一切都是那样柔和、安详。然而这寂静幽美的境界,却触拨了游子的心弦,引动了他的万千愁绪

  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夜景:远处长江水面上,零星地闪烁着几点灯火,那是夜泊的客船和渔舟,新月高悬,万籁俱寂,这时从城中传来一阵阵捣衣的砧杵之声,回荡在夜空之中。两句写景和上联结合,增加了画面的优美。在这幅画面中,高天是深蓝的,疏灯是飘忽的,月光是柔和的,空山是黝黑的。秋夜、碧空、新月、露珠、江水、渔火、山峰,相互辉映,在这优美的画面之外,又传来断断续续的捣衣声,这岂能不触动诗人异乡作客的无限愁肠呢?

  五、六两句由写景转到抒情。“南菊再逢”,是指诗人从成都东下至今已近两年。杜甫是永泰元年(765)四月从成都携家东下的,但秋天到达云安之后,因肺病、风痹等病复发,只得留下养病,次年夏初才抵达夔州。秋天,又从山腰客堂迁居西阁,因此说“南菊再逢”。此时诗人除了肺病和风湿痹症以外,还患有糖尿病,所以说“人卧病”。“南菊再逢人卧病”,刻划出了诗人流落他乡病卧山城无限悲凄的处境和心情。因为时局动乱,战争不断,诗人已经很久没有接到故乡亲人的来信了。夔州在长安和洛阳的南面,所以称故乡的来信为“北书”。“北书不至”,自然是有具体原因的,这里却说是“雁无情”,就取得了意在言外、言而无尽的艺术效果。

  最后两句由个人的身世遭遇写到对故乡的思念。上句写自己走到室外,倚杖步檐,仰看星斗。下句写由银河想到长安,表明思念故乡的心情。“步檐”与西阁照应,“倚杖”与“人卧病”照应。由“牛斗”而到“银汉”,由“银汉”而到“凤城”,一层一层地表现出了诗人由仰望星斗到眺望故国的过程。诗人对故国长安的无限思念就蕴含在这伫立步檐倚杖远眺的老人形象之中。

  仇兆鳌曾经指出,这首诗在内容上和《秋兴八首》相似,可以说是八首诗的一个总括。但这首诗和《秋兴八首》在艺术上又各具特色。《秋兴八首》写景壮丽,气魄雄伟,表达诗人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和对祖国命运强烈的关心,风格更为抚郁悲壮,倾吐的爱国热忱更为深沉浩瀚。这首诗虽然写景如画而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杜诗精警凝练、清丽含蓄的风格。把这首诗与《秋兴八首》加以比较,可进一步了解杜诗同中见异的创作风格,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 )的秋天。此时诗人正寓居在夔州西阁。西阁面临大江,背负山崖,凭栏远眺,夔州的山川景物尽收眼底。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独坐高楼,对着窗外空山的景色,听着远处传来的砧杵之声,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诗。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去名即栖遁,何必归沧浪。种药幽不浅,杜门喧自忘。
林眠多晓梦,鸦散惊初阳。片雪幽云至,回风邻果香。
佳期碧天末,惆怅紫兰芳。
夜来白凤下天潢,幻得人间玉样光。
万里园林变春景,几家篱客失秋香。
黄紬歌枕水为骨,纸帐吟梅铁作肠。
争似城南老夫妇,地炉相对拥蒲穰。

太一沧波下酒星。露醽秘诀出仙扃。情知天上莲花白,压尽人间竹叶青。

迷晚色,散秋馨。兵厨晓溜玉泠泠。楚江云锦三千顷,笑杀灵均话独醒。

蓂叶标新朔,霜豪引细辉。白眉惊半隐,虹势讶全微。
凉魄潭空洞,虚弓雁畏威。上弦何汲汲,佳色转依依。
绮幕残灯敛,妆楼破镜飞。玲珑穿竹树,岑寂思屏帏。
坐爱规将合,行看望已几。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迥照偏琼砌,馀光借粉闱。泛池相皎洁,压桂共芳菲。
的的当歌扇,娟娟透舞衣。殷勤入怀什,恳款堕云圻。
素液传烘盏,鸣琴荐碧徽。椒房深肃肃,兰路霭霏霏。
翡翠通帘影,琉璃莹殿扉。西园筵玳瑁,东壁射蛜蝛.
老将占天阵,幽人钓石矶。荷锄元亮息,回棹子猷归。
迢递同千里,孤高净九围。从星作风雨,配日丽旌旗。
麟斗宁徒设,蝇声岂浪讥。司存委卿士,新拜出郊畿。
今古虽云极,亏盈不易违。珠胎方夜满,清露忍朝晞。
渐减姮娥面,徐收楚练机。卞疑雕璧碎,潘感竟床稀。
捐箧辞班女,潜波蔽虙妃。氛埃谁定灭,蟾兔杳难希。
须遣圆明尽,良嗟造化非。如能付刀尺,别为创璿玑。

城居日高眠,奇景误朝绮。趋曹晚回车,长对西山紫。

一日复一日,冥行不知止。昼阅尘世容,暮浴大海水。

宁知孤根悲,磨旋一蚁子。快倚阁东西,魂归堕乡里。

我闻十日出,大千岌崩圮。争斗无时休,中天失旖旎。

谁来一矢加,㸌落不可底。万象沉中宵,颠倒孤枕倚。

披衣鸡忽鸣,苍莽寸心里。

移得沃洲山,无数金庭树。雨后石楠花,流过西亭去。

一出湟关五见梅,愚忠几欲伴黄埃。弟兄手足穷孤竹,母子肝肠泣老莱。

好语忽从天上落,行人直向海边回。此生报国无他事,力穑供输莫待催。

杖藜重到古招提,硖石云深一径迷。不见同来旧时伴,怕看双翠壁閒题。

结发游荆楚,劳心惜寸阴。
草长春径窄,花落晓烟深。
谷旱惟祈雨,年饥不问金。
三齐虽淡薄,留此亦何心。

芳径。人静。帘外影。晓朦胧。花信早。颠倒。任春工。莺语隔房栊。

匆匆。画楼今夜风。是残红。

明月中天雾气消,酒醒凉思正飘飘。星河不动秋空阔,钟鼓无声夜寂寥。

露下远山皆落木,风来沧海欲生潮。仙家玩事无缘到,虚负琼楼听玉箫。

萧寺经行无尽情,倚阑长是眼增明。
溪因宿雨十分急,山为凝寒一味清。
竹外飞花随晚秋,树头幽鸟试春声。
重来又是明年事,临出门犹款款行。

壮语徒传万古名,黄龙直捣酒同倾。已成扫穴犁庭计,可奈班师奉诏行。

大漠迢迢连极塞,乱山莽莽绕孤城。宋金都邑皆尘土,剩有英雄恨未平。

肝胆了无寐,襟怀谁与同。更长头可白,烛暗火逾红。

砚滴冰生瘿,星流气吐虹。林鸦先我起,鸣噪竟何功。

见说关山别路赊,谁知一梦到天涯。分明身在郎前立,不料归来月未斜。

旭践山中蹊,午憩岩上石。
云移石欲堕,雨霁蹊犹湿。
倚策眺两湖,波光焕相袭。
东若既纡青,西蘅亦凝碧。
芙蓉落双镜,天影浮重璧。
不睹水分流,但觉洲如织。
樯乌有离声,矶鸥无并翼。
会兹物化情,感彼高深迹。
从适得所遣,何为苦拘迫。

小院层阴十笏宽,行吟屋角绕回阑。故邀檐月花间照,不畏帘风竹里寒。

一卷新诗迟夜话,半瓶浊酒冷春盘。更残莫便思高卧,梅影昏黄正好看。

涧底分贞干,宁将尘尾同。
坐间长滴翠,话次忽生风。
影落孤灯外,声寒静室中,
有谁知此意,林下石丛丛。

蓬沙千里莫云平,望帝魂游白帝城。金爵风烟天地恨,玉衣霜露古今情。

伶官压笛悲啼竹,宫女吹箫忆荐樱。不道兴衰竟如是,离离禾黍泪纵横。

四海共一海,九州复九州。日天一点内,容此大地球。

中国此点中,泰山其垤丘。人于此点中,广野之蚍蜉。

蜗角国蛮触,征战何时休。蛟睫巢焦冥,身家无尽谋。

嘒彼天上星,大包四部洲。一星一世界,数与恒沙侔。

不识一星中,还有人物不。此星距彼星,难测道里修。

而强牵连之,名曰箕斗牛。又为分野说,下派燕秦周。

此理恐未然,其说近谬悠。王良一仆夫,挟策青天头。

世无楚灵均,更与谁咨诹。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