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白露降了,秋空高远,江水澄清,独自在空山在深夜旅魂震惊。

岸边眠宿着孤帆的暗影,空自映照水上的是散落的疏灯。一弯新月扰自高悬天上,山上不时传来捣衣双杵的鸣声。

从客居云安算起,至今已两度与秋菊重逢,可叹我依旧卧病在山城。北方故乡的书信至今没有捎来,南飞的大雁啊怎么这般无情!

我拄着拐杖独自徘徊在屋檐下面,久久地久久地遥望牛斗二星。迢递的银河默默地从楼阁上空流过,它的来端该不是通到了长安京城?

注释

露下:夜露降下。

空山:寂静的山中,指山城夔州。旅魂:旅情,客居他乡的情怀

疏灯:指江边稀疏的渔火。

双杵(chǔ):古时女子捣衣,二人对坐,各持一杵。

南菊再逢:杜甫离成都后,第一个秋天在云安,第二个秋天在夔州。

北书:故乡的书信。雁无情:古称鸿雁传书,衡山有回雁峰,人未过衡州而无书信,故言雁无情。

步檐(yán):檐下的走廊。步,古代量度单位,以五尺为一步。牛斗: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和“斗宿”,二星都在银河的旁边。

银汉:银河。凤城:秦穆公之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即称京城为凤城。此指长安。

赏析

  开头两句写景点题,写出山城深秋之夜的环境。第一句点明季节景物,第二句写出时间、人物。秋天夜空晴朗,因而更使人感到景物的凄清,气氛的幽静。夜色渐浓,露水在渐渐凝结、垂落,楼下的江水,在静静地不断流淌。周围的山峰,像巨人一样屹立。夜风轻拂,一切都是那样柔和、安详。然而这寂静幽美的境界,却触拨了游子的心弦,引动了他的万千愁绪

  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夜景:远处长江水面上,零星地闪烁着几点灯火,那是夜泊的客船和渔舟,新月高悬,万籁俱寂,这时从城中传来一阵阵捣衣的砧杵之声,回荡在夜空之中。两句写景和上联结合,增加了画面的优美。在这幅画面中,高天是深蓝的,疏灯是飘忽的,月光是柔和的,空山是黝黑的。秋夜、碧空、新月、露珠、江水、渔火、山峰,相互辉映,在这优美的画面之外,又传来断断续续的捣衣声,这岂能不触动诗人异乡作客的无限愁肠呢?

  五、六两句由写景转到抒情。“南菊再逢”,是指诗人从成都东下至今已近两年。杜甫是永泰元年(765)四月从成都携家东下的,但秋天到达云安之后,因肺病、风痹等病复发,只得留下养病,次年夏初才抵达夔州。秋天,又从山腰客堂迁居西阁,因此说“南菊再逢”。此时诗人除了肺病和风湿痹症以外,还患有糖尿病,所以说“人卧病”。“南菊再逢人卧病”,刻划出了诗人流落他乡病卧山城无限悲凄的处境和心情。因为时局动乱,战争不断,诗人已经很久没有接到故乡亲人的来信了。夔州在长安和洛阳的南面,所以称故乡的来信为“北书”。“北书不至”,自然是有具体原因的,这里却说是“雁无情”,就取得了意在言外、言而无尽的艺术效果。

  最后两句由个人的身世遭遇写到对故乡的思念。上句写自己走到室外,倚杖步檐,仰看星斗。下句写由银河想到长安,表明思念故乡的心情。“步檐”与西阁照应,“倚杖”与“人卧病”照应。由“牛斗”而到“银汉”,由“银汉”而到“凤城”,一层一层地表现出了诗人由仰望星斗到眺望故国的过程。诗人对故国长安的无限思念就蕴含在这伫立步檐倚杖远眺的老人形象之中。

  仇兆鳌曾经指出,这首诗在内容上和《秋兴八首》相似,可以说是八首诗的一个总括。但这首诗和《秋兴八首》在艺术上又各具特色。《秋兴八首》写景壮丽,气魄雄伟,表达诗人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和对祖国命运强烈的关心,风格更为抚郁悲壮,倾吐的爱国热忱更为深沉浩瀚。这首诗虽然写景如画而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杜诗精警凝练、清丽含蓄的风格。把这首诗与《秋兴八首》加以比较,可进一步了解杜诗同中见异的创作风格,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 )的秋天。此时诗人正寓居在夔州西阁。西阁面临大江,背负山崖,凭栏远眺,夔州的山川景物尽收眼底。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独坐高楼,对着窗外空山的景色,听着远处传来的砧杵之声,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诗。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举子竟文赋,风骚委路尘。
吾宗多警句,诗道未无人。
青眼有谁是,白头空镊频。
贾生如再召,为尔指迷津。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

  “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

  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胜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吾为尔歌,尔听之。”

  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谁将玉爪指长空,万里山河一样同。映水有钩鱼却钓,衔山无箭鹤疑弓。

清光未放有霄外,素影遥分宇宙中。轮满待逢三五□,九州四海照无穷。

十里花光耀绿波,经旬情事邈山河。刘郎乘兴殊愁晚,抛尽华年奈汝何。

塔影窥林罅,落雁汀烟,画舻霜花亚。虎山桥上月,移梦近、还过云泉亭下。

衰帽侧高秋,堕巾趁、山容淡冶。最销凝,吴篷暮雨,歌前暗洒。

因忆旧节题香,踏醉花街,倚少年骄马。勌游狂态尽,珠箔坠、独自飘灯残夜。

人事水东西,凭高泪、流红迸泻。漫归吟,冷枫剩有一瓢诗挂。

旧识稽山禹穴东,君家门地有清风。近缘伯父知犹子,曾听而师说若翁。

龚胜卧床仍矢节,谢翔许剑亦全忠。成仁取义无今古,劣笔空惭史传工。

病怜归计苦难成,形影萧然在帝京。中世功名殊不易,残年去就自须轻。

宝符临代胡应遁,玉马朝周客已盈。未睹金根还紫禁,菊花何意向人明。

□寇将军力自宣,幕中议论可回天。气吞骄虏鞭先著,威定并门檄罢传。

正恐一隅防饮酒,休从百尺笑求田。杨雄禄位谁能动,姑为侯巴草太玄。

夜来又见银河绽。碎翦鹅毛交加乱。染画素山如粉面。路难辨,迢迢万里如铺练。密素高楼风似箭。江边听得渔翁唤。玉作棹竿银索缆。船行慢。水流冰结梨花绽。

江村绿酒对斜阳,潦倒絺衣坐石凉。古木藤萝悬海月,高原松柏动秋霜。

故人不见知何处,邻杵忽闻思渺茫。自掩南窗眠未稳,依稀一梦到池塘。

纸阁芦帘小榻安,一裘容易却轻寒。谁惊午枕江湖梦,风落晴窗柏子乾。

东山积翠碧云浮,路入春林径转幽。古寺旁依修竹坞,清溪还向小桥流。

山僧煮茗延宾话,雊雉惊人出笼游。岭下旧传多薯蓣,冈前古迹有金牛。

荒烟莫问萧梁宅,蔓草闲寻胶鬲邱。月照蒙泉穿窦出,云阴万玉满庭秋。

烟霞日夕瞻佳气,风雨清川系客舟。北海尊盈南阮座,高情且为主人留。

素衣缟袂影蹁跹,不是天仙是水仙。
老杜吟魂香禾歇,至今犹绕耒阳边。

白云随旆色,秋月掩刀环。袅袅同宫女,盈盈一水间。

怀春发下蔡,明旦入胡关。枥马悲羌吹,忧人不解颜。

青门杨柳渐稀疏,醉倚江楼月上初。南浦秋残多坠露,衡阳雁尽不飞书。

千家寂静砧逾切,四壁萧条贫自如。谁念山中松桂满,探玄空负子云居。

孤云野鹤,何天不飞。
这一句子,同道方知。

楚雁传归信,吴鸥候过船。

相别而今又斗年,不知谁共对谈禅。
一般秀色湘山里,汝自匡徒我自眠。
法王严父是真依,二臂三头转背伊。
要会祖师端的旨,不劳瞬目又扬眉。

入山天冥冥,出山风泠泠。出山入山各异熊,平原芳草长青青。

千岩万壑不知数,何年琢就苍玉屏。长松百尺谁所种,一一偃盖皆龙形。

深林云日含变幻,胜跃光怪藏精灵。峰头积雾书疑雨,仿佛尚带龙涎腥。

石滑尚愁行旅过,径仄或恐猿猱经。道旁野藤花,历落含芳馨。

老鸦衔子种岩谷,霜根蟠结余千龄。一翁卖茶貌何古,终日宴坐惟茅亭。

鹤发非仙亦非隐,得毋内视存黄庭。我生日夕在尘世,劳劳轩盖何时停。

他年待访赤松子,有缘无虑云岩扃。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