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即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前部分写白发老诗人的自我形象,气韵生动且含蕴丰富,渲染出一种悲凉深沉的抒情氛围;后部分直发议论,直诉胸怀。这两首诗情感深厚执着,风格沉郁顿挫。
从抒情主题上看,同作者晚年的许多类似的作品一样。它无非是说:我虽已到暮年,仍然忧念国事民瘼,不改初衷。但本篇表情达意仍有自己的特色,诗境浑成一气。
但写得精彩的是上半首。“暮年”句看似平淡,实则颇有含意。伛偻溪头的支筇老叟,理当颐养天年,没有什么心事。“暮年心事”与“一枝筇”并列,语句的背后蕴含着多少牢骚与感慨。烈士暮年,忧思难泯,壮志未已。这正是此句的含意所在。第二联是移情于景。山衔落日,野旷天低。鸦起平沙,黑压压一片,蔽空而至。这一景物描写涂上了很浓的主观色彩,是烈士暮年眼中的萧索之境。到第三联,诗人笔锋一转,直抒胸臆,道出了自己暮年的心事。意谓:今日之天下,可忧之事知多少,而自己只是一介书生,虽有耿耿孤忠,却无地自效。不过,我人虽在野,军国大事、民生疾苦仍然萦绕于心,又怎能浮沉酒盏中,对此不闻不问呢。
陆游虽然师事曾几,受过江西派的沾溉,但给予他诗歌创作影响最大的,是杜甫、岑参、白居易诸人。特别是这两首《溪上作》,其高度执着的爱国热情,其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更可见杜甫的影响。
滑滑春流泻縠纹,岚光映照石榴裙。今朝止许谈风月,何日相从问水云。
细雨户收山鸟喜,乱畦行尽草花薰。海棠枝底乌纱侧,未觉飞觥到十分。
履綦行处日苍苔,鞶帨深藏月一开。已办此身同法喜,不应临感更难裁。
客携数尺纸,手展墨色鲜。江梅发疏花,萧然瞰清川。
淡月挂寒枝,孤幽弄芳妍。岂非立凋后,或是标春先。
日月相往还,何用悲岁年。此花于兹时,好脩乃独贤。
处士穷幽居,羁臣怀左迁。裁诗孤山雪,拥屩罗浮烟。
我今亦何恨,仰视空青天。世俗不贵真,共把墨粉传。
玄帝虽令严,此花不俱玄。子何幻素质,物性亦复然。
梦中如闻香,残更悟醉眠。
谢公出处最超然,与世无争证佛缘。寇势突来谁拒敌,忠怀愤发独披坚。
那愁白骨千秋暴,祇把丹心一点悬。从此芳名流后世,阎君祠里媲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