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爱山日日望山晴,忽到山中眼自明。鸟道渐非前度险,龙潭更比旧时清。
会心人远空遗洞,识面僧来不记名。莫谓中丞喜忘世,前途风浪苦难行。
向晚花冥冥,独坐理琴谱。一缕茶烟生,疏帘散春雨。
落花传语五更风,能旁亭台几日红。把似匆匆又飞去,不销裁染费春工。
万里荆州俗,今晨采药翁。浴兰从忌洁,服艾已同风。
泛酒菖蒲细,含沙蝘蜓红。沉湘犹可问,角饭畏蛟龙。
谁专小学国朝初,籍籍甘泉数二徐。辈行虽居骑曹后,典刑全是峄山馀。
柳家莫笑姜芽手,郑老方耽柿叶书。待得门前溪水黑,凭看合作定何如。
观音岩高临大流,杨子江深多睡虬。怪景千千如怵目,行人往往欲停舟。
刺促何刺促,江上秋风破茅屋。谁怜杜少陵?长歌之哀甚于哭。
故山可望不可归,髑髅台高春草绿。浮云滓日竟谁洗?烈火连天势难扑。
三农不复把锄犁,风雨荷戈城上宿。于戏人生有子作征夫,不如返哺林间乌。
道人孤寂任栖迟,迹寄湖村白水西。四壁烟昏茅宇窄,一天霜重板桥低。
惊涛拍岸明生灭,止水涵空示悟迷。万象平沈心自照,波光常与月轮齐。
直北风来厉作威,吹沙挟雨半空飞。行人不惯张油盖,茸帽毡衫信马归。
两峰高耸并秋霄,双涧分流送晚潮。月冷谁家频捣练,风清何处细吹箫。
七闽荔子丹砂颗,五岭梅花玉雪标。黄鹄不来空怅望,自歌雅曲和渔樵。
侬住长千里,离愁动隔年。生憎门外柳,不系九江船。
一官遥郡乞身回,旧业南湖只钓台。今日湖滨黯风雪,岂堪还见白鸥来。
五十清诗一段冰,持来恰得慰愁生。自张壁间行坐看,更教儿诵醉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