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惠崇残笔老尤奇,袖里溪山每自随。欲识沧波无限意,此间惟许当家知。
山头孤立玉竛?,天上何年堕景星。四面万峰非不峻,如何只是一峰青。
于世吾何补,论心子最知。叫阍他日恨,感事百年悲。
地主能投辖,天闲幸脱羁。谈经深夜坐,凉月在清池。
大边物色更无春,碧玉芳年事冠军。
人世死前惟有别,阳台去作不归云。
贤子传君意,过门慰藉深。长贫无乐岁,多难有禅心。
琴酒怜知己,诗歌愧赏音。他年能忆我,相访就云林。
依依春色透东墙,秀丽天然傍夕阳。堪笑邻家娇小女,漫调脂粉效新妆。
一望青葱十里遥,蔗田长是长春苗。穷冬不更愁无雨,祇恨难过铁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