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就十章更献三首词虽愈拙诚即可矜或歌执事

流年流矢亦争如,不觉春秋四十余。
凤阙有恩殊未报,麟台无德岂堪书。
眼前侥倖将何称,身外贪求本自疏。
唯拟从今作闲计,白云深处买山居。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猜你喜欢
葵藿比君子,卑棲亦自荣。
叶随朱夏盛,心逐太阳倾。
大象无私照,孤黄不并生。
风稍轻转影,云日澹留明。
连茹怀君志,同根念旧情。
拾遗千古恨,难夺峦轩英。
我祖文章有盛名,千年海内重嘉声。雪飞梁苑操奇赋,
春发池塘得佳句。世业相承及我身,风流自谓过时人。
初看甲乙矜言语,对客偏能鸲鹆舞。饱用黄金无所求,
长裾曳地干王侯。一朝金尽长裾裂,吾道不行计亦拙。
岁晚高歌悲苦寒,空堂危坐百忧攒。昔时轩盖金陵下,
何处不传沈与谢。绵绵芳籍至今闻,眷眷通宗有数君。
谁见予心独飘泊,依山寄水似浮云。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天台一万八千丈,岁晏老僧携锡归。
前程好景解吟否,密雪乱云缄翠微。

稚荷出水榴花开,长笛圜鼙送举杯。村邻相乐君勿笑,要是安健无凶灾。

涧壑嶙峋,险不可涉。马以力踰,实其神疾。明驼橐橐,克循正轨。

迟缓察变,不陷涂水。

故园书信久荒凉,愁对西风见雁行。身在京华依魏阙,梦随潮信到钱塘。

乍添老态京忧患,渐入中年易感伤。閒看白云惆怅久,不知清泪已沾裳。

湖中水,滑如脂,湖中女,芙蓉姿。湖中小桨荡莲叶,唱得吴王白雪词。

轻裙利屐踏雁荡,为客高歌激明目。生年不作人家妇,东人西人换恩主。

主家薄倖非三从,归来抱瑟弹孤鸿。君不见东家女伴粗且丑,嫁得比邻呼阿忪。

高阁千寻跨。
重檐百丈齐。
云度三分近。
花飞一倍低。
吹箫迎白鹤。
照镜舞山鸡。
何劳愁日暮。
未有夜乌啼。

日没风光静,远山清无云。潮落晚洲出,浪罢沙成文。

挟琴上高岸,望月弹明君。去家未千里,断绝怨离群。

兴圣宫中坐落花,诗成应制每相誇。庐山面目秋来好,自杖青藜步白沙。

客散堂空掩敝扉,一庭落木坠还飞。倦怜白雁还南北,笑对黄花较瘦肥。

再唱郢歌弥寡和,曾经蜀道不知归。间阶徙倚探明月,清露漫天欲湿衣。

抛却渔竿沧海边,拂衣来看九重天。画阑九陌桥如月,绿影千门树似烟。

南国佳人王幼玉,中朝才子杜樊川。紫云楼上如渑酒,孤负东风二十年。

群雄逐秦鹿,楚汉久相持。矫矫淮阴侯,右汉心不移。

下赵威名振,定齐先声驰。嗟哉赤帝子,推食复解衣。

固陵期会战,如饥望黍酏。讵意重瞳灭,伪游忽相欺。

野鸡任肆毒,钟室遭诛夷。靡靡单葛衣,鲜白如凝脂。

夏著何疏爽,秋著何凄其。物性岂异昔,著之非其时。

器败虫乃生,恩寡才间疑。密谋钜鹿守,此语复谁知。

劲节孤根得地深,清虚谁识子猷心。
当时不是琅玕种,月下何由听凤琴。

樽酒留连淮水边,一灯相对共茫然。退閒得计我华发,抚字有声君壮年。

幸有高情种松竹,可无馀思落淮川。南金不用充行赆,古锦囊中乞数篇。

虾䗫欲吃月,保让常教圆。心明外不察,月向怀中圆。

罗帏若不卷,谁道中无人。魁形下方天顶亚,二十四寸窗中月。

梦想流人紫塞边,每依雁候祝南旋。不图真有珠还日,始信非无羝乳年。

人痛嵇康罹横夭,天哀李燮予生全。乡音无改容颜肖,破涕应知慰九泉。

漫向幽岩学养真,青山绿水隔红尘。虽然仰面贪看鸟,也未回头错应人。

道赫梧宫,悲盈蒿里。爰赐徽烈,载敷嘉祀。
享洽四时,规陈二簋。灵应昭格,神其戾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